出自明李攀龙的《与卢次楩登大伾山》
拼音和注音
hé shuò fēng chén wàn lǐ kàn , kōng tíng tiān wài yī píng l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万里:1.万里(191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2.形容极远。
风尘:(名)①旧时比喻混乱污浊的社会生活。②比喻旅途的劳累:满面~。③旧指娼妓的生活。
朔风:北方吹来的寒风。
凭栏:靠着栏杆:~远眺。
天外:(名)①太空以外的地方。②指极高极远的地方。
河朔:1.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2.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河朔风尘万里看,空亭天外一凭栏。
夕阳忽送孤城色,高雪遥临白马寒。
何处浮云吞大泽,于时紫气满长安。
我来欲著浮邱赋,此地因君老鹖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