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陈邦彦的《闻变(其十)》
拼音和注音
tiān jiā bǎn dàng jīn rú cǐ , shuí xiàng qīng xiāo yǒu suǒ s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所思: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泛指思考。
有所: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如此:(代)这样:理应~|果真~|变化~之快。
板荡:(书)(形)《诗经·大雅》有《板》《荡》两篇,都是写当时政治黑暗、人民痛苦的。后来用“板荡”指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陈邦彦
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原诗
荟蔚遥怜季女饥,榛苓长忆美人迟。
空教夏屋依荷柱,犹有循良治茧丝。
经界似占无妄课,鱼盐宁问土风辞。
天家板荡今如此,谁向清宵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