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霩衢田家

海气日蒸天,居人亦自怜。
深春千嶂雨,瘠土一刀田。
官税无高下,农时浃岁年。
干戈今告罢,渐有几家烟。

作品评述

诗词:《望霩衢田家》
朝代:明代
作者:沈一贯

海气日蒸天,
居人亦自怜。
深春千嶂雨,
瘠土一刀田。
官税无高下,
农时浃岁年。
干戈今告罢,
渐有几家烟。

中文译文:
海气蒸腾天空,
居民也自怜。
深春的千嶂间,雨水纷纷,
贫瘠的土地只有一道刀耕田。
官府征税不分高低,
农时充实着岁月。
战乱已告一段落,
渐渐有几家农家炊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沈一贯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农村家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田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的关切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描述了海气蒸腾的景象,这里可以理解为气候潮湿,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困扰,也表达了诗人对居民生活艰辛的同情。

接着,诗人描绘了深春时节山峦间的雨水,暗示着农民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景象。诗中的瘠土一刀田形象地表达了农田的贫瘠和艰辛,农民需要不断辛勤劳作才能获得收成。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官府征税不分高低,农民们付出了劳动和汗水,却无法获得公正的待遇。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希望,农时充实着岁月,意味着丰收的希望和农田的希望。

最后两句诗提到干戈已告一段落,渐渐有几家农家的炊烟。这里可以理解为战乱渐渐平息,人们开始重建家园,农民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农村的炊烟也逐渐升起,预示着和平时期的到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景象真实而深刻,体现了明代社会的农村风貌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缇骑朱旗入楚城,士林皆贺振家声。儿童但喜迎宾守,故吏犹应记姓名。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今岁新元最喜晴,宿阴都化作清明。气从地角天涯转,春向梅边柳上生。鹓路五更锵剑佩,虎关半夜出弓旌。群贤傥在新除目,欢喜山中饱菜羹。

闽州长者旧家声,德厚流光产俊英。火玉精神充户牖,国兰誉諝播炉亭。临轩初度董晁策,搞对专寻濂洛盟,胪句一传暗万马,祥云五色捧魁星。

灵药从来隐圣机,何人得达到玄微,真空入有皆知实,运化功能到者稀。汞里金牙堪可重,炉中白雪共含辉。勿令阴气侵阳位,走作丹砂赫弈飞。

世间娶容非娶妇,中庭牡丹胜松树。九衢大道人不行,走马奔车逐斜路。斜路行熟直路荒,东西岂是横太行。南楼弹弦北户舞,行人到此多回徨。头白如丝面如茧,亦学少年行不返。纵令自解思故乡,轮折蹄穿白日晚。谁将古曲换斜音,回取行人斜路心。

哭不彻,笑不彻,倒腹倾肠向君说。父子非亲知不知,抬头脑后三斤铁。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恣拍盲性,用劈胸拳。并荡三玄三要,管甚栗棘金圈。渠侬已是灭胡种,不知将底付儿孙。

悲秋念远夜将阑,黄叶乘风直斩关。微白一钩天外月,淡青数点海边山。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旧家门巷绿岧嶢,尚忆狨鞯马意骄。金凿落沮未雀浦,玉丁东上紫宸朝。燕随往事秋萧瑟,雁带夕阳江泬寥。九日黄华晴亦好,底须风雨又潇潇。

失意离城早,边城任见花。初为断酒客,旧识卖书家。寒寺稀无雪,春风亦有沙。思归频入梦,即路不言赊。

万里江随倦客东,马当山嘴勒孤篷。无才解赋珠帘雨,谁肯相赊一席风。

猎猎旗幡过大荒,敕书犹带御烟香。滹沱河冻军回探,逻逤孤城雁著行。远寨风狂移帐幕,平沙日晚卧牛羊。早终册礼朝天阙,莫遣虬髭染塞霜。

郁郁寒云,兴于崦磁。白露既下,严霜戒之。水归其壑,荣变而衰。时之方殷,如何弗悲。

昨宵予不饮,月下看风生。不饮竟大奇,识此风月清。今宵予醉狂,醉眼仍看月。月落犹未醒,思与枕簟歇。从来清凉事,果为独士悭。良月如佳人,解后亦已难。月色政尔好,友生偶然来。此乐如此时,百岁能几回。我眠不在枕,我醉不在杯。平明视鬓毛,定恐此物催。四十馀一年,侵寻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蜉蝣之翼,楚楚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胡卿阑热曾鸟寺,刘叟荒凉似乌窠。无客嘲雄知免矣,有僧谒愈欲如何。真禅和子逢场少,会实封人说法多。若见珍公烦问讯,天寒煨芋肯公麽。

曾向蓬莱宫里行,北轩阑槛最留情。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说姓名。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