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

三月江头飞送春,扑人随马断人魂。
隔帘撩乱春无影,着水廉纤雪有痕。
燕带残香飞又落,鱼吹小点吐还吞。
可怜天性何轻薄,化作青萍不托根。

作品评述

《杨花》是明代朱应辰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杨树上飘落的杨花,以及它们的美丽和脆弱。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杨花
三月江头飞送春,
扑人随马断人魂。
隔帘撩乱春无影,
着水廉纤雪有痕。
燕带残香飞又落,
鱼吹小点吐还吞。
可怜天性何轻薄,
化作青萍不托根。

译文:
三月的江头飘来春天,
杨花如雪纷纷扑向人,令人陶醉。
透过窗帘,春光扰乱了视线,
杨花在水面上轻轻着落,留下痕迹。
燕子携带着杨花的余香飞翔落下,
鱼儿吹动水面,小点杨花吐出又吞入。
可怜这天性何其脆弱,
化作漂浮的青萍,无法扎根。

诗意:
这首诗以杨花作为主题,通过描绘杨花在春天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脆弱性和无常性的思考。杨花飘飞的形象象征了春天的到来,它们纷纷扑向人们,使人陶醉其中。然而,杨花的美丽与脆弱相伴随,稍纵即逝。诗中的春景描绘了杨花在江水上的影子,给人一种虚幻和流转的感觉。燕子携带着杨花的香气飞翔落下,鱼儿吹动水面,杨花小点一会儿吐出一会儿又被吞入,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在其中显现。最后,作者以杨花轻薄易逝的特性,比喻了人的天性,认为人生命如同杨花一般脆弱,无法扎根于世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中的一幕幕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短暂性和无常性的感悟。通过杨花的形象,诗中表达了人生的脆弱和无奈。杨花翩翩飞舞,美丽而短暂,象征着生命的瞬间和无常。诗人通过对杨花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生命脆弱性的共鸣,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将杨花的景象与人生的哲理相结合,给人以深思和震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性和无常性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哲理的启示。

诗词推荐

自辱缄书报,于今岁有秋。飘流闻客语,消息解人忧。荐牍新频上,诗声旧得优。君归定蓬阁,我去复炎州。

子真坛下紫微边,深夜风光俗好传。不道求铅堪益寿,却言药物可延牛。仙丹未必离身内,人意何须立户前。或是山精迷弄汝,故将杂色等闲看。

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由来海畔逐樵渔,奉诏因乘使者车。却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犹是旧潜夫。

四纪移家剡曲傍,自茨生草作山房。寒侵夜艾知霜重,行遍天涯觉梦长。戒婢无劳事钗泽,课奴相率补陂塘。无衣已免豳人叹,数箔春蚕岁有常。

新诗妙处古人过,节制场中老伏波。枯肠亦知费搜搅,奈此风景触拨何。

我衰但作一廛计,认古宣城为故乡。待得故人来作牧,试吟打鸭起鸳鸯。

暮景尔萧尔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欲披衣重起。临轩砌。素光遥指。因念翠蛾,香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源脉滔滔古岸头,往来终是碍行舟。无风激起千寻浪,到海方知是逆流。

自将吴津骑,谁婴泰一锋。旄头连夜落,京观隔江封。舞武三成备,书文九译重。修攘遗策在,嗣圣续车攻。

圯上求西舍,隆中买北邻。种花行造化,移竹试经纶。

佳时莫放游鞍倦。梅润清薰随处宴。不妨一半雨兼风,况对有情莺与燕。琼艘百柁花千点。肯使笙歌容易转。兴来人事酒消磨,谁问蚊雷和蚁战。

茱萸冷吹溪口香,菊花倒绕山脚黄。家山去此强百里,弟妹待我醉重阳。风健早鸿高晓景,露清圆碧照秋光。莫看时节年年好,暗送搔头逐手霜。

虽传古人声,不识古人意。古人今已远,悲哉广陵思。

弱冠寻方数岁华,玲珑万玉嫭交加。难忘细雨红泥寺,湿透春裘倚此花。

今日如山堂,携家如逆旅。为谁十日留,南山看烟雨。

东海波涛激迅飚,西风氛雾虎狼骄。高牙画戟尊方伯,绣段黄封出内朝。无客金戈桩凿齿,有人玉帐舞弓腰。武陵日暮桃花尽,何处林泉可采樵。

这老秃,无面目。不具些子慈悲,却有十分恶毒。喜亦不可近,怒尤不可触。我昔被渠禁害,逼得顽蛇生足。以至今日烧一炷香谩礼三拜,要且笑不成笑哭不成哭。此冤此恨若为伸,唵部临唵齿临。

白玉肌肤,清冰神彩,仙妃何事烟村。自然标韵,羞入百花群。不易盈盈瘦质,犯寒腊、独作春温。溪桥外,斜枝半吐,行客一销魂。清香无处着,雪中暗认,月下空闻。算谁许幽人,相伴芳尊。莫放高楼弄笛,忍教看、雪落纷纷。堪调鼎,濛濛烟雨,滋养待和羹。

严冬今日更天风,我与梅花瘦骨同。我纵寒生犹附火,尔能孤立乱山中。

朱槛在空虚,凉风八月初。山形如岘首,江色似桐庐。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高亭仍有月,今夜宿何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