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彭孙贻的《虔之山行》
拼音和注音
huāng zhēn guān dào rén jì jué , bái zhòu áo xī láng yǔ ch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道人:(名)①对道教徒的尊称。②称佛寺中打杂的人。
人迹:人迹rénjì[humanfootmarks或footprints;tracesofhumanpresence]人的足迹;指人荒无人迹。
白昼:(名)白天。[反]黑夜。
官道:1.管理将士的办法。《孙子·计》:“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梅尧臣注:“官道,裨校首长,统率必有道也。”一说官为百官之分,道为粮路。见《十一家注孙子》引曹操注。2.公家修筑的道路;大路。唐白居易《西行》诗:“官道柳阴阴,行宫花漠漠。”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二折:“儿也!就在这官道旁边,敢将你来冻杀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我见天时尚早,便到外面去闲步。走出门来,便是往来官道。”管桦《将军河》第一部十五章:“他迷路啦,把砍柴人走的山路当成官道了。”3.由政府开凿修筑的道路。
彭孙贻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原诗
虔之山,高□虔溪日喧豗。
章江不让贡江去,二水争道谁雄魁。
飞湍直下三百尺,十八滩溜殷其雷。
怪石如鬼出水底,矗者虎牙伏者虺。
轻舟一叶触即粉,江鱼鼓腹不我哀。
虔城十万八千户,今者白骨撑成堆。
荒榛官道人迹绝,白昼遨嬉狼与豺。
有虎小于狸飞而食,虎腾蒿莱野豕怒,触人大树为之摧。
豪猪激矢矢飞射,黄沙漠漠天倒埋。
岭头行子望岭哭,招䰟涉江归去来。
逆毛九尾啼我侧,行人听之色死灰。
虔之山,自崔嵬。
山北高台止孤树,长号为我山崩颓。
高台虽崩台中石骨不得朽,应见西生日月江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