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梅

护惜常愁满树开,况无一片在苍苔。
眼高嬾为凡花醉,肠断惊闻暮角哀。
写向素绡时拂拭,移来幽圃自栽培。
论心竟是明年事,输与酴醾在酒杯。

作品评述

《忆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梅
护惜常愁满树开,
况无一片在苍苔。
眼高嬾为凡花醉,
肠断惊闻暮角哀。
写向素绡时拂拭,
移来幽圃自栽培。
论心竟是明年事,
输与酴醾在酒杯。

译文:
怀念梅花
常常忧愁地保护着满树开放的梅花,
何况一片梅花也没有在青苔上。
目光高傲,懒得去欣赏普通的花朵,
内心痛苦,听到暮角(梅花的别称)的悲鸣。
写在素绡上时轻轻拂去尘埃,
从他人的花园移来,并自己培植。
这些心思最终成为明年的事,
输给了酒杯中的美酒。

诗意:
《忆梅》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和纯洁的品质。诗人护惜梅花,却又感到忧愁,因为梅花在他的眼中是高贵的存在,而自己却无法达到这种高尚的境界,因而内心感到痛苦。他写下这些感受,轻轻拂去尘埃,表达了对梅花的倾慕和自我反省。诗人通过梅花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自身的无奈和懊悔。

赏析:
《忆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自身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高尚品质的渴望。梅花作为诗人情感的载体,象征着高贵和纯洁,与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诗词更加凸显出情感的深度和内涵。

诗人在诗中借用“酴醾在酒杯”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隐喻自己的无奈和追求的无果。整首诗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对梅花的感悟和自我反省,展示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自身的自责。这种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描绘和对高尚境界的追求,使得《忆梅》成为了一首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感的诗词作品。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平生山水癖,遐往心独歖。採秀凌丹丘,忽遇白云子。腰剑苍龙活,野袂青霞起。邀我石洞行,共坐啗石髓。架有黄庭经,犹有东晋纸。粲若锥画沙,其字大如指。口传却老术,长跪与进履。吾心在魏阙,焉给得薪水。

士生始从学,取友实先务。吾闻诸古人,倾盖有如故。汉宫长生药,至取云表露。治身当何如,而受一尘污?

片石陶真性,非为麹糵昏。争如累月醉,不笑独醒人。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

絮狂飞作团,梅小不多酸。共惜余春好,更穷今日欢。清流入花底,翠岭出林端。嫩笋玉萦著,新樱珠照肋。邀迎嘉客易,会合故人难。寄语门前仆,骅骝任解鞍。

词谨劝,见在好持修。浮名浮利何日了,劳神劳气几时休。尘世莫淹留。须早悟,三教理玄幽。摆脱恩山祛爱海,得归蓬岛赴瀛洲。只在此心

莫叹匆匆幞被行,赖逢数子美如英。已看明月同为客,应犯初寒复入城。白日有书追睡思,青灯无梦听秋声。直无剔甲逍遥地,几日疑公太瘦生。

带雪虽奇秪粉妆,酣晴别是好风光。却绿白日青天里,照得花明暖得香。

道人作喜每逢场,一束乌薪发电光。便使樽前化红袖,不妨笑杀话旌阳。

自君之出矣,瑶瑟尘满柱。思君如回风,旋转无定处。

报应差殊事不同,劳生何用出樊笼。欲知自性天真佛,尽在朝昏一念中。

水色岚光杳霭间,诗人得句意偏闲。我今收拾胸中去,归赋淮南大小山。

波斯捧出海南香,白眼崑崙与论量。贾客不谙弹舌语,只看两个鼻头长。

无心看春只欲坐,偶骑马傍春街行。可怜愁以草得暖,一寸心从何处生。

密竹有清阴,旷怀无尘滓。况乃秋日光,玲珑晓窗里。旬休聊自适,今辰日高起。栉沐坐前轩,风轻镜如水。开卷恣咏谣,望云闲徙倚。新菊媚鲜妍,短萍怜靃靡。扫除田地静,摘掇园蔬美。幽玩惬诗流,空堂称居士。客来伤寂寞,我念遗烦鄙。心迹两相忘,谁能验行止。

冬来多是雨,日日望云回。飘洒不成雪,连绵如入梅。高风吹日上,短影为山催。那问归家事,床头有宿醅。

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三才初辨正。六位始成文。继天爰立长。安民乃树君。其明广如日。其泽厚如云。惟昔我文祖。拨乱拒讴歌。三分未抚运。八百不陵河。礼敷天下信。乐正神人和。风尘行息警。江海欲无波。

今岁春归不小心,合将消息报园林。苏公堤上千株柳,二月犹悭半缕金。

临川葛生朴且文,负檐有力能辛勤。家贫妻死母又老,短窗挟策长云云。忽思句读送日月,曷若江湖劳骨筋。高碑大碣处处有,篆楷草行兼八分。昼长院静手自打,襟袂染煤常若熏。旁搜远取到川陕,况乃闽浙江之濆。通都大邑逢好事,罗列古雅逾玑濆。相酬金帛不论直,岂比市井争钧斤。

学梳松鬓试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为要好多心转惑,遍将宜称问傍人。

写遍阶头万叶红,不成无味只书空。绛绡剥尽红酥凸,给与烦襟作冷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