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径

无尘从不扫,有鸟莫令弹。
若要添风月,应除数百竿。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竹径

无尘从不扫,
有鸟莫令弹。
若要添风月,
应除数百竿。

诗意:
这首诗是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所作的《竹径》。诗中描绘了一条竹径,形容了竹径的清幽和宁静。诗人通过对竹径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净化身心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竹径的描述,表现出韩愈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幽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无尘从不扫”意味着竹径常年不被清扫,代表了自然的纯净和清静。而“有鸟莫令弹”则表达了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珍视,诗人希望不要让鸟儿因扰乱而离去。诗的最后两句“若要添风月,应除数百竿”则是对现实生活的寄望,表达了希望能够清除那些繁杂的琐事,以便享受自然风光和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韩愈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竹径的描绘和对琐事的排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追求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诗人的愿景也引导人们应当减少纷扰,追求简单、宁静的生活方式。这种追求与我国古代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清静无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非常相符。

诗词推荐

草可以为衣兮,木可以为庐。水清石白兮,渴饮有时而饥食有余。止不知其吾之有影兮,而行不知其吾之有躯。彼日月之自明兮,吾又安知其所如。

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江南两浙,春寒秋势。错!佛法遍天下,谈玄口不开。这个是露柱,那个是香台。错!直饶荐得分明,未免将错就错。

笔床茶灶钓鱼竿,潋潋平湖淡淡山。浪说枕戈心万里,此身常在水云间。

长安一分首,万里隔烟波。 ——王早海上青山暮,天涯白发多。 ——耿湋寻僧因看竹,访道或求鹅。 ——辛晃云树无猿鸟,阴崖足薜萝。 ——耿湋醉中留越客,兴里眄庭柯。 ——辛晃黄叶身仍逐,丹霄背未摩。 ——耿湋别愁连旦暮,归梦绕关河。 ——辛晃高柳寒蝉对,空阶夜雨和。

手把诗翁忆雪诗,坐愁穷海瘴烟霏。谁令天上苍茫合,忽见空中散漫飞。阊阖与风生气势,姮娥交月借光辉。山鸦瑟缩相依立,邑犬跳梁未肯归。点缀丘园荣树木,埋藏沟渐乱封圻。高歌业已传都市,逸兴何当叩隐扉。颇欲携樽邀使骑,几忘温席荐亲闱。公今早晚班春去,强劝涝田补岁饥。

曹溪平地起风涛,后代船高水亦高。寄语随流入流者,更须抛却手中篙。

早耕早巾,节物如流春色暮。金房土瘠无稻田,布耕播种种何处。一春焦涸旱无雨,麦穗藏头犹未吐。麦穗不吐人不尤,粟田再种秋要收。只愁夏料欠输纳,悍吏坐门官不休。

采蘋堪赋月斋诗,稚子谈经已大奇。翁但绿阴啼鸟下,敷床眠到日西时。

报晴底用暮寒为,薄薄春衫横见欺。似有如无风细甚,柳丝无赖恰先知。

误训若稽古,字至于三万。一言思无邪,可以了群怨。世人尔所有,夜光珠径寸。吾侪道固穷,君子兼山艮。

昔年曾共醉兰舟,明月闲情忆旧游。独客荒村空向暮,异乡多病厌逢秋。残烟古戍闻寒笛,落日枫林见驿楼。为报别来憔悴甚,漫因樽酒一销忧。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珠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人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天相慈皇,庆臻台闱。徽柔内修,寿兴天齐。既承皇欢,载皇母行。懿典鸿名,永緌多祺。

零落蔷薇委道傍,更堪微雨渍残香!象床玉尺人何在?肠断新裁锦一方。

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

高柳长涂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摇鞭喜人肥城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少年妄意假韶鸣,忧患欺人两鬓星。此去真当盟社友,向来不合诳山灵。百年如夜何由旦,万古惟天只麽青。若到桐城逢旧友,为言多醉少曾醒。

对酒何曾醉,寻僧未觉闲。无人不惆怅,终日见南山。

玉露交珠网,金风度绮钱。昆明秋景淡,岐岫落霞然。辞燕归寒海,来鸿出远天。叶动罗帷飏,花映绣裳鲜。规空升暗魄,笼野散轻烟。鹊度林光起,凫没水文圆。无机络秋纬,如管奏寒蝉。乃眷情何极,宸襟豫有旃。

寒来暑往几时休。光阴逐水流。浮云身世两悠悠。何劳身外求。天上月,水边楼。须将一醉酬。陶然无喜亦无忧。人生且自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