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黄溍的《杂诗五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rì yuè dōng xī xíng , qún dòng yì bù x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日月:1.谋生之道,生存。2.天体,即太阳和月亮。
东西:1.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他买~去了。雾很大,十几步以外的~就看不见了。语言这~,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咱们写~要用普通话。2.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老~。笨~。这小~真可爱。
不息:不停止。不用呼吸。不灭。
黄溍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原诗
日月东西行,群动亦不息。
寄身万物中,宁独谢兹役。
所以鲁中叟,遑遑走南北。
圣哲谅已然,旅人能久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