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

孟子自夸心不动,未试永嘉铁轮重。
弟兄六十老病余,万里同遭海隅送。
长披羊裘类严子,罢食猪肝同闵仲。
大男留处事田亩,幼子随行躬釜瓮。
低眉语笑接邻父,弹指吁嗟到蛮洞。
茅茨一日敢忘葺,桑柘十年须勉种。
来时邂逅得相携,归去逡巡应复从。
莫惊忧患尔来同,久知出处平生共。
虽令子孙治家学,休炫文章供世用。
颍川筑室久未成,夜来忽作西湖梦。

作品评述

《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孟子自夸心不动,
未试永嘉铁轮重。
弟兄六十老病余,
万里同遭海隅送。
长披羊裘类严子,
罢食猪肝同闵仲。
大男留处事田亩,
幼子随行躬釜瓮。
低眉语笑接邻父,
弹指吁嗟到蛮洞。
茅茨一日敢忘葺,
桑柘十年须勉种。
来时邂逅得相携,
归去逡巡应复从。
莫惊忧患尔来同,
久知出处平生共。
虽令子孙治家学,
休炫文章供世用。
颍川筑室久未成,
夜来忽作西湖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嘲和自省的方式表达了苏辙对自己平凡人生的思考。诗中以孟子自夸心境不受外界干扰而自居,但作者表示自己从未经历过困境的考验,没有真正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弟兄六十岁已经老病,而自己却仍然健在,这种差距令作者感到迷茫和无力。他们共同经历了万里的旅途与海难,共同面对着艰难的境遇。

诗中描写了作者长期披着羊裘,与严子、闵仲一起过着贫困的生活,罢食猪肝,生活艰苦。大儿子留在家中务农,幼子则跟随在作者身边,共同承担家务劳作。他们以低眉顺从的态度与邻居相处,用弹指之间的轻叹表达了对生活的慨叹。

诗中提到茅茨一日不敢忘记修葺,桑柘十年必须勤于栽培。这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生活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作者感慨自己来时和离去时都是邂逅,逡巡不定,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他希望自己的忧患不要惊动他人,他长久以来已经知道,人生的起起落落,出处在于自己,平平淡淡共度一生。

最后几句表达了苏辙对于自己子孙治家学术的期望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他认为自己的子孙应该注重家庭治理和学术修养,而不是过分追逐名利和文采的显露。苏辙提及自己在颍川筑室的事情,暗示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一直未能实现,而在夜晚,他忽然作了一个关于西湖的梦,这种对理想的追求和未能实现之间的矛盾也是诗中的一种表达。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自嘲,表达了苏辙对于生活的逆境和对理想的追求之间的矛盾感受。他通过描述自己与弟兄的贫困生活、家庭责任和对子孙的期望,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历经困苦时的坚持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追求的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对于平淡生活中的点滴欣赏和感激的态度。

这首诗词以苏辙独特的文风,将自身的体验与感悟巧妙地融入其中,以平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通过对生活中的琐事和家庭的描写,表达了对于平凡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家国、人生和理想的思考与追求,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雨后西山气象新,野田高下水津津。晚来弛担临风坐,聒耳蛙声更可人。

天将秋气蒸寒馥,月借金波滴小黄。不会溪堂老居士,更谈桂子是天香。

双峰叠障,过天风海雨,无边空碧。月姊年年应好在,玉阙琼宫愁寂。谁唤痴云,一杯未尽,夜气寒无色。碧城凝望,高楼缥缈西北。肠断桂冷蟾孤,佳期如梦,又把阑干拍。雾鬓风鬟相借问,浮世几回今夕。圆缺晴阴,古今同恨,我更长为客。婵娟明夜,尊前谁念南陌。

今朝酒熟吾翁喜,又见生朝会邻里。虽无盘馔罗膻劳,情话从容自嘉旨。人生富贵固足乐,惟有工年难得似。恬於世味心自闲,赢得庞眉更儿齿。晨兴再拜启阿爹,从古昭昭是天理。不因为善天降佑,何以康宁膺寿祉。称觞膝下列儿孙,虽说居贫良亦美。从今都不记春冬,只肖岁月将时纪。

庐陵曾记画锦堂,黼黻韩魏开忠良。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贵岂止荣一乡?寿张新得河东记,中陶乃是安阳裔。知几不独见井泉,自是胸中有天地。春风入帘春雨收,下堂不受黄河流。彩衣诸郎舞新好,奉恩归拜髯参谋。衣冠文物能潇洒,不羡老裴居绿野。山中自有宰相家,休问桃源种桃者。

极目冥鸿颢气初,人生快意食鲈鱼。剪来萸菊触新酒,麾去蚊蝇府旧书。骚雅刘郎今健否,清修周老近何如。篆畦雨里青蒿长,寂寞无人过草庐。

岭绝瀑源穷,曾于此筑宫。得知千载上,因住万山中。废址苔荒尽,遗书电取空。高皇南渡始,却议及招弓。

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荆。不辞今日醉,便有故人情。细雨孤鸿远,西风一棹轻。暂时分手去,应不负诗盟。

谁传易水廷珪制,缫藉珍藏二百年。进御近闻翁与叶,琴形带{左革右夸}逐时妍。

一夜圆吭绝不鸣,八公虚道得千龄。方添上客云眠思,忽伴中仙剑解形。但掩丛毛穿古堞,永留寒影在空屏。君才幸自清如水,更向芝田为刻铭。

国耻犹未雪,身危亦自甘。九原人不返,万壑气长寒。岂恨藏弓早,终知借剑难。吾生非壮士,于此发冲冠。

年年长见傲寒林。压群英。有余清。曾被芳心,红日恼诗情。玉质暗香无限意,偏婉娩,尽轻盈。今年潇洒照岐亭。更芳馨。也峥嵘。无奈多情,终是惜飘零。谁与东君收拾取,怕风雨,挫瑶琼。

凄凉雨露三年後,仿佛尘埃数字余。至用榴皮缘底事,中书君岂不中书。

九日长年客异乡,今年又复到南昌。眼看黄菊依然好,心着青山只自伤。已是岁华成晼晼,可堪秋色更凄凉。诸公不用羞吹帽,且试登高共一觞。

卧冰叱驭全忠孝,王氏多贤今古同。公乎孝行惊创见,落落岂特汉晋风。凶人夜半发丘陇,敢尔残暴不畏公。古来刃仇不共天,痛贯肝膂何时穷。刳心设祭久自许,何况临机敢不武。拔刀断贼血模糊,袍笏雍容诣官府。忍耻贪生真可羞,退之谆谆言复仇。请衣一击当报怨,豫子犹能致嘉传。

无著复无求,平生不解愁。鬻蔬贫洁净,中酒病风流。旨趣陶山相,诗篇沈隐侯。小斋江色里,篱柱系渔舟。

久客怀人百事慵,春归几日是残冬。长安雪后无来往,报国门前独看松。

几年野水倚扁舟,风雪尘埃暗绮裘。齐鲁青山恒北望,江湖白鸟共东流。杜陵骑马寻征路,李白题诗遍酒楼。文学卑官何足说,直须揽辔觅封侯。

侵晓同穿紫翠寒,轻云随步去仍还。谁言滨海无多地,着得擎天有底山。空阔望中愁目短,险巇历尽觉心顽。石田樵汲真堪絬,岂惜疏茅结一间。

绣帘高卷沈烟细。燕堂深、玳筵初开。阶下芝兰劝金卮。有多少、雍容和气。翠眉偕老应难比。效鸾凤、镇日于飞。惟愿一千二百岁。永同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