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归仁寺三首

巴山任喧云,僧窗睡方悄。
风清月到床,露白虫鸣草。

作品评述

《宿归仁寺三首》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归仁寺宿舍的情景。尽管没有提及具体的景物,但通过细腻的笔触和隐喻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创造了一幅静谧而宁静的画面。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巴山充满声响,而僧人的窗户却格外安静。
微风清爽,明亮的月光洒在床上。
青草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小虫子在鸣叫。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寺庙里宿舍的宁静与恬静,以及大自然的美妙。下面我们来解析一下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诗意:
诗人以寺庙作为舞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表达,营造了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氛围。尽管巴山蜿蜒起伏,充满喧嚣,但僧人的窗户安静无声,仿佛与外界隔绝。微风吹拂,带来清新的气息,明亮的月光洒在床上,给人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感觉。青草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小虫子在夜晚鸣叫,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景象。

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寺庙宿舍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巴山喧嚣与僧窗安静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微风、明月和青草上的露珠都是自然界的元素,传递出一种宁静、美好和安详的氛围。小虫子的鸣叫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的语言,却能够勾勒出宁静与恬淡的情景,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启迪。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传递了对宁静和平和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引发了读者与自然的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淡雅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唤起了读者内心深处对宁静、自然和简单生活的追求和思考。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诗词推荐

归梦悠飏见未真。绣衾恰有暗香薰。五更分得楚台春。

蠹简三更寂,寒灯半点悭。不知门外雪,已失日中山。白壁非愁禹,黄金只铸颜。时来漫拈出,掇取桂枝还。

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

解笔淋漓写竹枝,分明风雨满天时。此中意恐无人会,更向其间赋小诗。

慈云一坐十年过,耐受空门末劫魔。晨粥应缘千里到,秋粮入供寸功磨。当风松干神弥爽,经雪梅花韵更多。大地山河供一笑,底须天女问云何。

游鱼闻饵香,宁悟钩入口。不忍一朝饥,竟落渔人手。捕雉必以媒,相呼欣得偶。失身罗网中,乃为媒所诱。嗟哉二物微,智不料其后。飞潜一失所,虽悔复何咎。矧为物之灵,而不慎所守。饥渴能害心,交游多卖友。

浮客倦长道,秋深夜如年。久行惜日月,常起鸡鸣前。夕计今日程,息车在苕川。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身依寤昏寐,智月生虚圆。羁旅违我程,去留难双全。观身话往事,如梦游青天。明发止宾从,寄声琴上弦。聊书越人意,此曲名思仙。

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年年洛阳陌,花鸟弄归人。

凌高蹋危峰,斗下俯幽谷。仙英馥椒兰,嘉荫矗旄纛。空翠元不雨,泄云自膏沐。暑给森有棱,瘁肌凄欲粟。白崖如负依,金界奠苍麓。众峰拱二八,娟妙绕重屋。真人与尊者,幽居接松竹。呼之傥肯应,留我试餐玉。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诗见本书魏野一○。解城条山联句

海岸耕残雪,溪沙钓夕阳。客中何所有,春草渐看长。

雨衣制青荷,雨笠编新箨。斯人沮溺流,日晏犹耕作。今年拟有秋,烹羊祭先穑。招我食力徒,斗酒聊取乐。酣歌击瓦盆,昨晚牛生犊。

作佛名何佛,不轻成目轻。谁知眼睛裹,个个是瞳人。

出游归隐两无心,非慕沃洲支道林。啗柏自然闲土锉,制荷曾不费金鍼。悠悠往中空尘梦,冉冉余生任陆沉。颇谓天闲千里马,难胜寥廓九皋禽。

细细黄花落古槐,江皋不雨转轻雷。长空鸟破苍烟去,落日人从绿野来。散策意行寻水石,脱巾高卧避氛埃。羁游未羡端居乐,看月房湖又一回。

石棱如刀不容步,上挽垂藤下无路。风寒雨滑徒旅愁,舍马杖藜泥没屦。跻攀颠坠不容发,目眩心寒惊反顾。亦知垂堂有遗戒,身仰微官欲谁愬。萧萧茅屋映绝壁,门外汩汩清泉注。解衣就火不能暖,旋拾山薪伐溪树。山翁生未食醯醢,脱粟寒蔬度朝暮。人间平地固不少,何用崎岖守磨兔。

东风晓出凤凰城,烟棹悠悠春水平。征雁北归乡有思,大江东去世无情。渡人来往青山在,霸业兴亡白鸟惊。惆怅鲸吞心未死,至今朝暮逐潮生。

龙舆春晚,晓日转三川。鼓吹惨寒烟。清明过後落花天。望池馆依然。东风百宝泛楼船。共荐寿当年。如今又到苑西边。但魂断香軿。

少年读书时,人谓未可量。及乎泛官海,栗栗乘危航。帆开风不顺,四望何淼茫。为郎首已白,安能笑冯唐。缅观乾坤大,分明一战场。何异两虎斗,大小终死伤。所嗟在诛求,舐米不止糠。穷甿愁叹声,深秋听蛩螀。皇穹未悔祸,尚纵兵戈猖。遂令四海人,冥行日伥伥。得非宿世业,今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