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
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作品评述

有狐翻译及注释

翻译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石桥上。我的心里真忧愁,你的身上没衣裳。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浅滩上。我的心里真忧愁,你没腰带不像样。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河岸旁。我的心里真忧愁,你没衣服我心伤。

注释
1.狐:狐狸。一说狐喻男性。
2.绥(suí)绥:慢走貌。朱熹《诗集传》训为独行求匹貌。
3.淇:卫国水名。淇水在今河南浚县东北。梁:河梁。河中垒石而成,可以过人,可用于拦鱼。
4.之子:这个人,那个人。裳(cháng):下身的衣服。上曰衣,下曰裳。
5.厉:水深及腰,可以涉过之处。一说通“濑”,指水边沙滩。
6.带:束衣的带子。实指衣服。
7.侧:水边。
8.服:衣服。

有狐翻译二

狐狸独自慢慢走,走在淇水桥上头。
我的心中多伤悲,他连衣裳都没有。
狐狸独自慢慢走,走在淇水浅滩头。
我的心中多伤悲,他连衣带也没有。
狐狸独自慢慢走,走在淇水岸上头。
我的心中多伤悲,他连衣服都没有。

有狐鉴赏

  这是一首情诗。有人把它理解为妻子担忧在外的丈夫没有御寒衣物的诗,则诗以主人公看见有狐开篇,以狐之绥绥,来比久役于外的丈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貌。只见有一只身材单薄的狐狸,狐独地散漫地出没在淇河水落石出的地方。这应该是一幅冷清的秋天的景象,淇水河边,水落石出,狐狸身单影只地行走在石梁上。见此情景,女主人公心里对丈夫的担忧油然而生,他想到那久役于外的丈夫还没有御寒的下裳。

  全诗一唱三叹,每章只更换两个字,反复强化,深入地表达担忧之情。狐狸走在水浅的地方,湿了腿脚,由此想到自己男人还没有束紧衣裤的带子呢。狐狸走在河的岸边,完全没有弄湿身上,她就想到丈夫还没有成身的衣服呢。随着视线所及,看到狐狸从水落石出的地方,一步步走到岸上来,她就想到丈夫该穿什么衣物,真可谓知冷知热。从这个角度上说,此诗是贤妇人惦念远方丈夫冷暖的佳作。

  有人把此诗解为寡妇表白有心求偶之情,也可通。狐为妖媚之兽,诗人称此妇为“狐”,看来此妇也颇有风姿,诗人以诗揭露其心事,比之为狐、以物喻人,别饶风致。全诗三章,皆用比意。

  首章言“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梁为石不沾水之处,在梁则可以穿好下裳,所以这多情的寡妇,以有狐求偶,对其所怜惜的鳏夫,表白自我的爱心说:“我心里所忧愁的,是那人还无以为裳,若是他娶了我他就可以不愁没有衣裳了。”次章言“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厉”为深水可涉之处。《邶风·匏有苦叶》诗云:“深则厉,浅则揭”,涉过深水。需要有衣带束衣。此妇担心的,是心上所爱慕的那人还没有衣带。她想:“若是我嫁给他,我可以替他结成衣带他就不愁涉过深水时没有衣带了。”三章言此狐“在彼淇侧”,既然已在淇侧,可见已经渡过淇水,可以穿好衣服了。可是她担心那个人,还无以为服,她心想:“若是我和他结为婚姻,那么,那人就不愁没有衣服了。”

  这三章诗充分而细致地表露了这位年青寡妇的真挚爱心,即事抒怀,不作内心的掩蔽,大胆吐露真情,自是难得的佳作。在旧时代,遭逢丧乱,怨女旷夫,在各自失去配偶之后,想重建家庭,享受室家之爱,这是人生起码的要求,自然是无可非议的。这首诗,表白了寡妇有心求偶之情,在《国风》中是一首独特的爱情诗。至于此妇所爱慕的对方,是否已经觉察到她的爱心,以及如何作相应的表态,那是另外的事了。

有狐创作背景

  有关此诗的背景学界尚存分歧。《毛诗序》云:“《有狐》,刺时也。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古者国有凶荒,则杀(减)礼而多婚,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孔疏解曰:“以时君不教民随时杀礼为婚,而丧失其妃耦,不得早为室家,故刺之。以古者国有凶荒,则减杀其礼,随时而多婚,会男女之无夫家者,使为夫妇,所以蕃育人民,刺今不然。”毛说的理论根据是《周礼·地官司徒》中的《大司徒》《媒氏》。《大司徒》列有遇灾荒时的十二条政策,其中第十条便是“多婚”,也就是让失去配偶的男女结合,以增长人口。《毛诗序》认为此诗就是刺卫国君主没有实行这一政策,使无夫无妻的男女不能结合,指出此诗与男女婚姻有关,而谓之为刺诗,今人多不取。其他各家之说,尚有“悯伤孤贫说”“齐桓公思恤卫说”“忧念征夫无衣说”“伤逃散之卫遗民说”等等。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卫风·有狐》是一首言情之诗。卫国经过动乱,人民遭受灾难,流离走徙,不少人失去配偶。有位年青寡妇,在路途中遇到一位鳏夫,对其产生爱意,很想嫁给他,但没有直接表白求爱之意,只在内心中有强烈的活动。故诗人托为此妇之言,以有狐在踽踽独行,思得匹偶,表白此妇对其所爱慕之人的爱心。还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女子担忧在外的丈夫没有御寒衣物而写的一首诗。高亨《诗经今注》:“贫苦的妇人看到剥削者穿着华贵衣裳,在水边逍遥散步,而自己的丈夫光着身子在田野劳动,满怀忧愤,因作此诗。”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缕金翠羽。妆成才见眉妩。倦倚绣帘,看舞风絮。愁几许。寄凤丝雁柱。春将暮。向层城苑路。钿车似水,时时花径相遇。旧游伴侣。还到曾来处。门掩风和雨。梁间燕语。问那人在否。

诗经

麦饭熟,儿莫哭,阿爷捣麦麦煮粥。煨一虾,配麦粥,饱儿腹。去年春梢铺麦田,驮儿走窜青山颠。归来破灶无晨烟。儿孩不知今岁强,床头贰釜又一囊,俭惜可补两月粮。老夫展拜妻烧香,谢苍苍。

诗经

洛川汝海封畿接,履道集贤来往频。一复时程虽不远,百馀步地更相亲。朱门陪宴多投辖,青眼留欢任吐茵。闻道郡斋还有酒,花前月下对何人。

诗经

姑苏台下垂杨柳,曾为张王护禁城。今日淡烟芳草里,暮蝉犹作管弦声。

诗经

栖托近佳人,应怜巧语新。风光华屋暖,弦管牡丹晨。远采江泥腻,双飞麦雨匀。差池自有便,敢触杏梁尘。

诗经

掩泪山阳宅,生涯此路穷。香销芸阁闭,星落草堂空。丽藻浮名里,哀声夕照中。不堪投钓处,邻笛怨春风。

诗经

三径萦回草树蒙,忽惊初日上千峰。平湖种稻如西蜀,高阁连云似渚宫。残雪照山光耿耿,轻冰笼水暗溶溶。溪边野鹤冲人起,飞入南山第几重。

诗经

依凭金地甚虔诚,忍溺空王为圣明。内殿设斋申祷祝,岂无功德及台城。

诗经

寘蚁橘林下,正在结实时。附缘与出入,安可责於斯。养大不问细,使远不问迟。远迟必有报,细大必有期。休哉豢龙氏,终自辨蛟螭。

诗经

疏泬带小雪,皎皎当前楹。暗香袭罗幕,诗怀浩然清。呵手写新句,异彼尘俗情。追咏古帝王,得失相与评。污青究心迹,丹铅分重轻。知我及罪我,愧彼春秋名。寒月照绮窗,冏冏为我明。整襟重自警,凛冽如怀冰。

诗经

玉无瑕,春无价。清歌一曲,俐齿伶牙。斜簪鬀髻花,紧嵌凌波袜,玉手琵琶弹初罢。怎教他,流落天涯,抱来帐下;梨园弟子,学士人家。

诗经

无树可黄落,有台如白登。三冬掘野鼠,万骑上河冰。土厚不为井,民淳犹结绳。令人思太古,极目眇平陵。

诗经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诗经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销。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低徊且向笼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若问故巢知处在,主人相恋未能归。

诗经

辇路垂杨两行裁,苑门秋水欲平阶。朝朝南望宫云起,白鸟一双山下来。

诗经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惟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诗经

神龙侧枕琼瑰卧,表里透薰香玉唾。巧工斲取破天馨,碎悄沉兰百芳和。制成七宝金霞觞,犹带岭外梅花香。醁醽一酌发奇馥,满中滟滟浮龙光。感君遗我真情厚,归拜庭椿一杯酒。峻第高官不足荣,人生只愿亲庭寿。

诗经

金身梦觉白马东,西来禅教各一宗。讲师高据狮子座,缁素群集惊盲聋。天华咫尺飞隧地,夜烛神光满室红。远师道林嗣宗风,专谈义学离禅锋。三叶五性总超诣,一枝擘与天泉翁。不泥筌蹄求解脱,不执文字迷本空。黄梅四月上虞龙,骑驴不下莫相逢。徐州麦饭足可饱,青州布衫谁与缝。

诗经

一曲尊前开画扇。暂近还遥,不语仍低面。直至情多缘少见。千金不直双回眄。苦恨行云容易散。过尽佳期,争向年芳晚。百种寻思千万遍。愁肠不似情难断。

诗经

我有白头戒,闻于韩侍郎。老多忧活计,病更恋班行。矍铄夸身健,周遮说话长。不知吾免否,两鬓已成霜。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