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两道原诗二首

信公令住竹林寺,曾寄吴盐道起居。
戴家泊上收秣米,凌湖门外好鲈鱼。
缁衣宰相日给告,清客道人新著书。
若问西湖湖上伴,竹枝零落柳枝疏。
老人■町延何如?闻■移车霅上居。
瓮口新包竹叶酒,船头学钓桃花鱼。
雄文曾骂六国印,绮语更著三家书。
两家道郎我所爱,何啻林间见二疏。
注1:■——左“田”右“可”

作品评述

《寄两道原诗二首》是元代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寄情之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盐道的思念之情,并描绘了住在竹林寺的生活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信公令我住在竹林寺,
曾经寄给吴盐道起居。
戴家渡口收获稻谷,
凌湖门外可以钓到美味的鲈鱼。
作为宰相,我每天穿着朴素的衣衫,
清雅的客人和修道的人在读我的新书。
如果你问我在西湖上的伙伴是谁,
竹枝凋零,柳枝稀疏。
老人坐在街边,他的样子如何?
我听说他搬进了车霅上的居所。
新酿的酒装在瓮口里,上面覆盖着竹叶,
船头上学着钓桃花鱼。
雄文中曾经谴责过六国的印章,
绮丽的言辞也编写了三家的书。
两位道郎是我所爱的,
不亚于见到竹枝和柳枝一样珍贵。

诗意和赏析:
《寄两道原诗二首》是一首感情真挚、朴实自然的诗词,通过描绘生活琐事和友情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寄托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词开篇,诗人提到自己受信公之命住在竹林寺,曾经替吴盐道寄过居住所需。这种身世的交代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友谊的背景。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些生活琐事,如收获稻谷和钓鲈鱼,以及自己朴素的穿着和受人赞赏的新书。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竹林寺的清静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中还出现了一位老人的形象,他的样子如何,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使用了象征性的描述。老人坐在街边,暗示着他的寂寞和孤独,但他选择了移居到车霅上,显示了他的坚持和追求。这个形象的描写寓意深远,反映了生活中的变迁和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结尾,诗人提到了两位道士,他们是诗人所敬爱的人物。他们的重要性被直接比喻为竹枝和柳枝,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珍视和依恋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生活琐事和友情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推荐

客屦自来去,山翁病不知。座无掬道士,门有艾天师。

怜君古木依岩槁,西江饮尽须弥倒。野花幽草亦何为,崄韵高篇空自恼。万点浮溪辄长叹,一枝过岭仍夸早。拾香不忍游尘污,嚼蕊更怜真味好。道人遇物心有得,瓦竹相敲缘自扫。谁知真妄了不妨,令我至今思琏老。妙明精觉昔未识,但向闲窗看诗草。浮云时起鸟四飞,毕竟安能乳清昊。

回波尔时廷玉,打獠取钱未足。阿姑婆见作天子,傍人不得枨触。

白水冒平田,积阴过初夏。风雨招友生,琴樽相慰藉。飞梯倚孤撑,连峰竞回迓。晦冥岩壑变,空翠林木亚。疏烟截山秃,微月露天罅。僧钟隔远寺,渔火候归舍。鹤影渚云迷,风声涧泉罢。投迹山水邦,脱身纷俗驾。久忘簪组累,不待休沐暇。饮酣心为壮,时危气逾下。佳会不再期,兹游

却扫客不至,端为四国骚。杯寒荐园实,食俭煮溪毛。霜过橘柚熟,天晴鸿鹄高。幽斋高木近,不寝听鸡号。

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瘴雨出虹蝀,蛮江渡山急。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雁至草犹春,潮回樯半湿。丹丘凤凰隐,水庙蛟龙集。何处树能言,几乡珠是泣。千年赵佗国,霸气委原隰。龌龊笑终军,长缨祸先及。

人生分外愁。

汲井辘轳鸣,寒泉碧瓮盛。欲为三伏美,方俟十旬清。梦忆黄公舍,徒闻韦氏名。熟时梅杏小,独饮效渊明。

磬湖鸥鹭自相亲,湖边山园步步新。鱼鸟细看自足乐,芋栗可收犹未贫。我觉有园贫亦好,人笑此园何太小。他年便拟当菟裘,不羡莼鲈归计早。

临老伤行役,篮舆岁月奔。客愁无处避,世事不堪论。白道含秋色,青山带雨痕。坏梁斜斗水,乔木密藏村。易破还家梦,难招去国魂。一身从白首,随意答乾坤。

受脤新梁苑,和羹旧傅岩。援毫动星宿,垂钓取韬钤。赫奕三川至,欢呼百姓瞻。绿油貔虎拥,青纸凤凰衔。外垒曾无警,中厨亦罢监。推诚人自服,去杀令逾严。赳赳容皆饰,幡幡口尽钳。为兄怜庾翼,选婿得萧咸。郁倔咽喉地,骈臻水陆兼。度桥鸣绀幰,入肆飏云帆。端月当中气,东风

兵退田事始,夜来春雨匀。向时耦耕者,十无三四人。努力勿转徙,赦语如阳春。

驿道芬菲春气柔,征蹄去去不容留。俯辞南国抠衣佩,直向端门拜冕旒。璧沼从知新训导,石渠旋复细刊雠。泽民致主渊源学,那或浮沉逐悲流。

我生孤癖本无邻,老病年来益自珍。肯对红裙辞白酒,但愁新进笑陈人。北山怨鹤休惊夜,南亩巾车欲及春。多谢清诗屡推毂,犭希膏那解转方轮。(来诗有云霄满轮之句。)

午鸡声不到禅林,柏子烟中静拥衾。忽忆西岩道人语,杖藜乘兴得幽寻。

絮帽曳丝云带雨,琼梳环髻水围山。江村五月黄梅过,十里人烟渺莽间。

昏主恣淫慝。皆曰自昌盛。上仁矜亿兆。誓师为请命。既齐丹浦战。又符甲子辰。龛难伐有罪。伐罪吊斯民。悠悠亿万姓。于此覩阳春。

兴尽归期渐有涯,梦中昨夜已还家。儿童笑引池西去,蒸匠独馀一朵花。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

符印悬腰下,东山不得归。独行南北近,渐老往还稀。迸笋侵窗长,惊蝉出树飞。田田池上叶,长是使君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