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送田子之应州》
拼音和注音
sāng hún èr shuǐ hé , liáo rào tǎ ér ché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缭绕:(动)回环旋转:炊烟~|歌声~。[近]萦绕。
二水:指漳河上游的浊漳河、清漳河。方言。比喻重复的或不新鲜的事物。
水合:水合shuǐhé使某物吸收水,与水结合或者与氢及氢氧根按二者生成水的比例结合如借化学反应或吸附;使…水合。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桑浑二水合,缭绕塔儿城。
知远基王迹,沙陀起义兵。
黄风吹日落,白草与天平。
太守君知己,诗应奋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