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毛奇龄的《蕃女怨(其二)》
拼音和注音
hú téng qǐ zuò shí guó y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国语:(名)①指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在我国是汉语普通话的旧称。②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腾起:腾起téngqǐ升起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原诗
胡腾起作石国语。愁杀番女。罽靴尖,铜带软。
蹴踏宛转。回头忽忆旧安西。两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