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楼大参韵赞史伯谦少弼二同年挂冠

琴自无弦不用弹,岁寒姱节傲苍官。
青衫吏隐非吾愿,彩服儿啼畏色难。
三径归寻元约在,万缘回向自心观。
何时款竹云庄去,洗耳香山八节滩。

作品评述

《和楼大参韵赞史伯谦少弼二同年挂冠》是宋代程公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琴自无弦不用弹,
岁寒姱节傲苍官。
青衫吏隐非吾愿,
彩服儿啼畏色难。
三径归寻元约在,
万缘回向自心观。
何时款竹云庄去,
洗耳香山八节滩。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个人追求的思考。诗中提到了琴,暗喻人生,强调了无论琴弦有无,琴都需要弹奏,寓意人生不论境遇如何,都应积极活出自己的价值。诗人自比岁寒姱节,以傲立于苍官之上,表达了对世俗权势的不屑和超越。他不愿意成为一名身着青衫的官吏,而是希望追求更高的理想和境界。他认为彩服儿啼,指代庸俗的虚荣和追逐物质的人们,他们的行为受到了恐惧和畏惧的驱使,难以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和满足。

诗人希望回归自然,追寻内心的真实和初衷。他希望通过三径,即三条小径,寻找到元初的约定,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纯粹的初心和理想的追求。他要将万缘回归到自己的内心,以自我观照的方式审视世间万象。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向往,他向往能够去到款竹云庄,即一片宁静自由的地方,洗净耳朵,洗去尘嚣,重拾纯净的心灵,在八节滩,即美丽的河滩之上感受自然的芬芳和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琴、岁寒姱节、青衫吏、彩服儿、三径、万缘、款竹云庄和八节滩等意象的运用,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以琴喻人生,表达了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以岁寒姱节自比,表达了对世俗权势的超脱和傲然;以青衫吏和彩服儿形象,揭示了虚荣和功利所带来的束缚和困扰;以三径和万缘,表达了对纯粹和内心的追求;以款竹云庄和八节滩,表达了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境上流转自然,意蕴深远,诗人通过具象的意象和抽象的意境,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以及如何在现实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纯净。

作者介绍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诗词推荐

风力清严扫暮烟。纤尘不疑月婵娟。太虚那得有中边。大地山河空复影,九霄宫阙旧无传。几承剑气一飘然。

六韬人去无家学,独说吾乡有羽仪。太尉府中招处士,湖州幕里看宾师。座分雨露黄封济,门护风云赤羽旗。湖上老夫询出处,扁舟一叶似鸱夷。

想君秦塞外,因见楚山青。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子敬怀愚谷,归心在翠屏。

画邱置学明如星,顽民殄戮何可矜。井田一变乡校废,斯民何往非干刑。三复名言子曾子,不独阳肤当守此。未经师傅儿犹痴,尽在哀矜君勿喜。

周南留滞玉堂仙,千骑那教下蜀川。梁上几看明月夜,江东空想暮云天。五年契阔音书断,万里归来语笑鲜。喜有常郎天下士,肯来相对语残编。

华亭冠层城,满城桃与李。微风散晴烟,七泽多春水。龙山集眄,章台见遗址。感物思无穷,对酒差可喜。

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客有洞箫者,泪不下能收。庾楼坠,秦楼渺,楚楼休。知公所恨何事,不是为封侯。自有此山此月,说甚何年何处,重泛木兰舟。起舞酹英魄,余愤海西流。

渐台通翠浪,暑殿转清风。帘卷东朝散,金乌未遽中。

澹澹烟覆渚,呜呜角收声。白毫万丈光,下注千山倾。良夜三五时,玉楼十二城。皇天老眼开,碧湛双瞳晴。窥我读书窗,徘徊到天明。,我从树头来,挟我入太清。飞萤转蒿丛,熠燿徒营营。露气下庭宇,秀爽凌冠缨。以兹无尽景,对此不平鸣。不如使云遮,寂历忘吾情。

徇物笑蛮触,自守等毅豹。寸壤闻蚓吟,九万观鹏踔。孰知尘外士,戴目懒此校。营营彼谁子,磔蝟计微效。

帝念重湖远,使者选清强。关西夫子人杰,揽辔出鸳行。熊楚一天坐镇,虎节三台更历,号令肃秋霜。褰帷间风俗,原隰总生光。瞻南极,朝北斗,酌霞觞。潢池息浪奏凯,筹饷属萧张。一点眉间多□,一札日边有诏,香案侍东皇。岁岁蓬壶宴,好景对枨黄。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柴门深掩古城秋,背郭缘溪一径幽。不有小园新竹色,君来那肯暂淹留。

世业工看卷,天资拙治生。吏曹容小隐,廪禄代深耕。痛饮中贤圣,高吟适性情。妻孥随我惯,自不厌藜羹。

茅屋三间槿作篱,白头婆子葺冬衣。儿童饱饭黄昏后,短笛横吹唤不归。

水色山光明几上,松阴竹影度窗前。焚香对坐浑无事,自与诗书结静缘。

听取渔歌说武夷,武夷九曲水涟漪。放舟理櫂从头去,三十六峰天下奇。

雁声低度水村深,中有人敲月下门。满屋秋风灯欲暗,江山千里故园心。

一下兰桡蓦口鞭,大洋海底火烧天。父南子北家何许,风满长空月满船。

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