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章懋的《滹沱晚渡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fēng juǎn liú sī zuò wǎn bō , xíng rén yóu shuō hàn hū tuó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行人:(名)在路上走的人。
滹沱:亦作"滹沲"。水名。即滹沱河。在河北省西部。出山西省繁峙县东之泰戏山,穿割太行山,东流入河北平原,在献县和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至天津市,会北运河入海。
章懋
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
原诗
风捲流澌作晚波,行人犹说汉滹沱。
那知天上乘槎客,不用冰坚也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