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昌祺的《拟唐塞下曲九首(其五)》
拼音和注音
jiǔ zài biān chéng lǐ , fēng shuāng bù kě lù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边城:(名)离国界线近的城市。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风霜:(名)比喻长期奔波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久经~。
城里:城里chénglǐ∶城市建成区内。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原诗
久在边城里,风霜不可论。
六亲皆骨朽,百战偶身存。
烽燧连天暗,沙尘惮日昏。
征人家万里,谁吊国殇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