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茶山

文献风流想故家,玉川室迩已人遐。
何时细赏文清竹,与客同煎陆羽茶。

作品评述

《寄题茶山》是宋代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文献风流想故家,
玉川室迩已人遐。
何时细赏文清竹,
与客同煎陆羽茶。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处异乡,怀念着故乡的文献风流,心中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想起了故乡的玉川室,虽然距离近,但心中感觉遥远,因为已经有人离开了。诗人渴望有一天能够再次回到故乡,细细品味那里的文人雅士,观赏那婉约清幽的竹林,并与朋友一同沏煮陆羽的茶。

赏析:
姚勉的《寄题茶山》通过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厚意。诗中的“文献风流”暗示了故乡的学问风貌和文化底蕴,这是诗人心中珍贵且无法替代的财富。诗人用“玉川室迩已人遐”的形象语言,将离故乡的距离和心灵的距离相结合,表现出作者因离乡之别而感到的孤寂和遥远之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重返故乡的渴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故乡,与朋友们一起欣赏文人雅士的才情和品味,细细品味着那里的清幽竹林,体验陆羽煎茶的乐趣。这种对故乡和友情的思念和向往,使诗中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真挚。

总体而言,姚勉的《寄题茶山》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故土和友情的珍视和渴望。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文化遗产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并表达了对回归故土的希望和憧憬。这首诗词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境界,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浓厚的乡愁和对故乡的眷恋。

作者介绍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花尽辜啼鸟,麻深没过人。

圣明钦恤重皋陶,一日飞星五使轺。方幸蓬山陪末属,遽瞻英簜隔层霄。谆谆天语扶邦计,念念民生弼教条。轻重适权孚简眷,金鸡山色谶鸡翘。

折柳赠子行,况闻彭泽去。将过五株下,可与青青助。渭城人唱罢,羌管愁吹处。江上定多闭,疏阴就箕踞。

髯参军,髯参军,身为北州吏,心寄东山云。坐见萋萋芳草绿。遥思往日晴江曲。刺船频向剡中回,捧被曾过越人宿。花里莺啼白日高,春楼把酒送车螯。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平生乐事多如此,忍为浮名隔千里。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才名曾道相君知,少忍黄梁数日炊。堪笑南湖愈疎拙,相逢无话说多时。

琉璃翦叶碧团团,收拾繁枝径尺寒。举赠诗翁知有意,要令饱看鹤头丹。

照水桃花树,春风灼灼开。虽非天上种,何异观中栽。帝子吹笙罢,渔人信棹回。故园何处是,目尽望乡台。

休官二十载,丝发不身谋。肯顾江淹恨,焉知庾信愁。但当思反鲁,何必望封留。闭目常危坐,胸中百尺楼。

自甘茅屋老三间,岂意彤庭缀两班。纸落云烟供醉后,诗成珠玉看朝还。谁言载酒山无贺,记取啼乌巷有颜。但恐跛牂随赤骥,青云飞步不容攀。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半升粟饭养残躯,晨起衣冠读典谟。莫谓此生无用处,一身自是一唐虞。

未央前殿敞秋风,芝火煌煌彻夜红。知是骖鸾朝太乙,旌幢斜出五云中。

去路湘桃破萼,归时乳燕巢梁。不成一事又还乡。也是经春游荡。香炉重燃鸂鶒,罗衾再拂鸳鸯。今宵应解话愁肠。指点尘生绣帐。

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肯留年后供清思,分付东风与主人。

秋日同文馆,多朋信可依。慧莺还伴锁,巧燕自知归。藻鉴由来定,翘材未觉稀。贤书早晚上,拭目看珠玑。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倾耳乡评旧,登门恨未繇。公今成梦觉,人共泣川流。剡水阴功远,山堂胜具留。喜观双玉树,接武在英游。

朝看江上枯崖山,惟悴荒榛赤如赭。莫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云霭新画。前山更远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唯有巫山最穠秀,依然不负远来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