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二首

宋都南野水,花柳媚名园。
鸟起沙留迹,鱼惊浪结痕。
朱桥通别岛,白路出荒村。
城邑虽云迩,常无车马喧。

作品评述

《南湖二首》

南湖水,宋都南野水,
花柳媚名园。
鸟儿起飞,沙滩上留下痕迹,
鱼儿受惊,水面上结下波纹。

朱桥通向别的岛屿,
白色的路通向荒村。
尽管城邑离得近,
却常常没有车马的喧嚣。

中文译文:
南湖水,是宋都南野的水,
花柳媚人的名园。
鸟儿起飞,沙滩上留下痕迹,
鱼儿受惊,水面上结下波纹。

朱桥通向别的岛屿,
白色的路通向荒村。
尽管城邑离得近,
却常常没有车马的喧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湖的景色和氛围,以及与城市生活的对比。诗人司马光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的向往。

首先,诗人描述了南湖的水,将其与宋都南野相联系。南湖水清澈而美丽,周围的花柳媚人,形成了一个有名的园林景观。这里的自然环境给人以愉悦和享受。

接着,诗人描绘了鸟儿起飞和鱼儿受惊的场景。鸟儿在空中飞翔,留下了沙滩上的痕迹,而鱼儿受到惊吓,水面上泛起了波纹。这些细节描写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活力和变化。

然后,诗人通过朱桥和白色的路,描绘了南湖周围的景色。朱桥通向别的岛屿,白色的路通向荒村。这些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遥远的感觉,与城市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城邑离得很近,但这里却常常没有车马的喧嚣,给人一种宁静和安静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南湖的景色和与城市的对比,诗人呈现了一种追求宁静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也可以反思现代城市生活的喧嚣和忙碌,从而引发对内心宁静和平静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高情闲处任君弹,幽梦来时与子眠。彭泽漫知琴上趣,邯郸深得枕中仙。试寻玉轸抛何处,闲唤香云在那边。平素不须烦按抑,秦娥自解语如弦。

东坡粟已黄,西畴稻堪获。农家庆丰年,茅茨举杯酌。复喜官家用贤相,奋发天威去元恶。诏收宽徭榜村路,悍吏不来鸡犬乐。儿音牧牛舍牛摆,翁媪赛神听神语。饮则兮福乡土,五日一风十日雨,万岁千秋戴明主。

去年元夕,飘零书剑大梁城。春风九市花灯。尚忆东楼行乐,谈笑故人情。对一尊芳酒,满意歌声。断人行。梅花归梦,正一笑、柴门稚子迎。庭树鹊、何苦频惊。

无由且住。绵绵恨似春蚕绪。见来时饷还须去。月浅灯收。多在偷期处。今夜掩妆花下语。明朝芳草东西路。愿身不学相思树。但愿罗衣,化作双飞羽。

昔吾同年友,壮志各南溟。十年风雨过,见此落落星。秀者吾元茂,众器见鼎铏。许身稷契间,不但醉六经。时逢下车揖,慰我两眼青。勿忧事不理,伯始在朝廷。

何言避徂暑,清宴水轩闲。竹气阴池凤,云峰照衮山。玳簪方映座,彩服亦承颜。乐奏寒波上,杯香绿芰间。瓜浮五色烂,帘卷半钩弯。今日宾裾盛,袁刘岂足攀。

野店梢头起灶烟,江云弄色半晴天。暗泉绕砌喧人语,远烧侵林照客鞯。晚日未收鸡上树,春风欲度鸟耘田。布帆无恙归心稳,才到家山又迫年。

巫峡孤舟嫌太重,山阳小艇又偏轻。直须装载停匀着,更要其间御者平。

三年身不到姑苏,见说城边柳半枯。纵有萧萧几株在,也应啼杀城头乌。

竹篱数掩傍鱼矶,万点梅花掠地飞。正喜巡檐来索笑,已悲临水送将归。影横月处愁空绝,子满枝时事更非。自古情锺在吾辈,尊前莫怪泪沾衣。

瓦官大庭千步方,灯如流萤月如霜。高僧共礼旃檀像,游女来焚薰陆香。旧国破亡何物在,少年逐乐个侬狂。别来白社更牢落,回首衡湘春梦长。

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紫烟横捧大舜庙,黄河直打中条山。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九十韶光如梦里。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银竹方依檐住,瑶花又入帘窥。一白本怜麦瘦,重来庆为梅迟。

百两礼将陈,王家集上宾。花光浓照席,烛艳暖回春。已接冰壶润,宁辞翠斝醇。自惭持短调,重对玉堂人。

骑马踏红尘,长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旧欢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云雨梦,巫山晓。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满怀离恨,付与落花啼鸟。故人何处也,青春老。

往者枉书并赐诗,蔼然高义见乎词。襄阳耆旧今余几,海内风流更属谁。早日有怀期见止,秋风于此得来思。顾虽愿被林宗识,却恐人非讵辱知。

歆我嘉荐,锡我蕃禧。多黍多稌,如京如坻。

冥蒙一抹笼峥嵘,峥嵘深处传疏声。溪横石槎低欲折,隐约前村通去程。万里征夫不知宿,数尽飞鸦栖古木。输与中边三四僧,枯藤挑云归佛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