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日

太乙宫前戎马乡,思成门外野蒿场。
山中一瓣心香在,独遣孤臣病著床。

作品评述

《十月二十日》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这首诗以含蓄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日景象,表达了孤臣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寂寞生活的思索。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太乙宫前戎马乡,
思成门外野蒿场。
山中一瓣心香在,
独遣孤臣病著床。

诗意与赏析:
《十月二十日》通过具象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似乎与世隔绝的场景。太乙宫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境,戎马乡则暗示着军事之地,两者相邻,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感。思成门外的野蒿场则展现了一片贫瘠、荒凉的景象。

诗中的"山中一瓣心香在"是一句极富诗意的表达。心香指的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犹如一瓣散发着香气的花朵,寓意着作者内心的宁静与美好。这句诗意味深长,暗示着即使身处困境,作者的内心依然充满了希望和美好的祈愿。

最后两句"独遣孤臣病著床"直接表达了孤臣的苦闷和病态。孤臣代表了无法实现抱负的忠臣,他们独自一人默默承受着心灵的痛苦,无法摆脱困境的束缚,病态的状态映衬出了他们内心的痛楚和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孤臣心境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困境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这首诗表达了对忠诚、孤独与困境的深刻思索,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推荐

风月当佳可易捐,共须重立虎溪边。天于变化自奇手,人欲追摹真强怜。牢落朱弦千载下,凄凉青鬓十年前。放歌莫作商声发,惊起沙头鸥鹭眠。

越敢吞吴皆范子,后来庙食太湖滨。邦人岂是忘仇怨,要勉吴臣似越臣。

寰游不为菊丛生,观宴元因谷顺成。阁御芙蓉称曼寿,殿开选德奏和声。玉觞未饮心先醉,宝墨遥瞻眼倍明。身在金坡空感遇,论思深愧策平平。

历代恢文偃武,四方晏粲无虞。奸臣招致北匈奴。边境年年侵侮。一旦金汤失守,万邦不救銮舆。我今父子在穹庐。壮士忠臣何处。

蟋蟀啼坏墙,暇蟆叫春水。时节使之然,处处聒入耳。

双凫荡漾小池幽,荷叶田田两见秋。却恨主人官满去,荒陂野水狎轻鸥。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秋鬓改,妒月姊、长眉妩。过雨西风,数叶井梧愁舞。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泪湿沙边凝伫。

茗泛绿云收北苑,稻炊红玉取西山。

满城社雨,又唤起无家,一年新恨。花轻柳重,隔断红楼芳径。旧垒谁家曾识,更生怕、主人相问。商量多少雕檐,还是差池不定。谁省、去年春静。直数到今年,丝魂絮影。前身应是,一片落红残粉。不住呢喃交讯,又惹得、莺儿闲听。输于池上鸳鸯,日日阑前双暝。

层楹宝势压禅扃,俗眼尘昏到易醒。千幰树排车盖翠,万螺山矗佛头青。夜将溪月澄心镜,春把岩花作画屏。我欲期师不须出,世途今险甚东溟。

积雪没兰溪,邻州望不迷。波中分雁宿,树杪接猿啼。婺女家空在,星郎手未携。故山新寺额,掩泣荷重题。

白玉盘从海面浮,闲云一点即时收。山川表里无遗照,天地寻常可是秋。清景似偏孙相阁,高情更属庾公楼。暂纾化笔归诗句,不泯长随洛水流。

七十有三番,挂弧门首。此事从来信希有。新来仕路,夸说一般高手。肯从清要地,抛簪绶。何许分花,伊谁送酒。得开口时且开口。无烦无恼,也没期程奔走。但能安此乐,夷然寿。

年时此际,向扁舟同载。风送征帆暮天外。对沙汀宿鹭,与波上轻鸥,双双处,相唤相呼自在。如今重整棹,烟景依然,谁念轻分绣罗带。向蓬窗独坐,不觉徊徨,鸥与鹭、想一齐惊怪。怎生得、今宵梦还家,又譬如秉烛,夜阑相对。

,古人有观灯之乐,故形之咏歌,今何所见而为之乎。羲曰,姑写即景可也。夜枕不寐,遂成韵语。时予有子夏之戚,每无欢声,诘朝相见,而羲客*深闭逢三五。不恨无歌舞。天时人事总凄然。只有隔*明月似当年。老夫分外情怀恶。无意寻行乐。眼前触景是愁端。*得岁寒生计在蒲

梁州风月今何在,每忆朋俦泪溅裾。戎幙已如它世事,素屏犹对故人书。

最爱徐生欲避秦,海天东去不通津。绝知胜似桃源境,男女同行五百人。

新水没渔矶,遥林收夕霏。柴门堪小立,沙鸟自孤飞。腊闰梅花早,官休宾客稀。所欣元夕近,不夜月辉辉。

南北休兵久,仁恩及物深。九龄终帝梦,四海遏韶音。圣学高於古,衰衣始自今。一抔陵上土,他日卜嵩岑。

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