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六首

天寒人寒,影草探竿。
总在里许,振鬣摆尾,水面依然平似砥。

作品评述

《颂古十六首》是一首宋代诗词,它的作者是释心月。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天寒人寒,影草探竿。
在里许的古迹中,人们身处寒冷的天气中,他们用手探寻着蔓延的影子和婀娜的草木。

总在里许,振鬣摆尾,水面依然平似砥。
这种景象总是出现在里许,激荡的长鬃摇摆着,水面仍然平静如磨石。

诗意:
这首诗以冷寒的天气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场景,似乎是在古代的某个地方。诗中的主题不太明确,但它通过天寒人寒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寂寥、冷清的氛围。作者通过影草探竿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寒冷环境中艰辛的生活状态。然而,诗中出现的振鬣摆尾和平静如砥的水面,给人以一丝希望和安抚,似乎在暗示即使环境恶劣,人们仍能坚持与生活共存,寻求自我安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冷寒的环境,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作者通过对影草探竿的描绘,展示了人们在严寒中的生活状态,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持。诗中的振鬣摆尾和平静的水面则给人以一种平和、宽慰的感觉,似乎在告诉读者,即使面对困难,也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慰。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情厚意和对生活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的反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玄发辞家事远游,春风归雁一声愁。花开忽忆故山树,月上自登临水楼。浩浩晴原人独去,依依春草水分流。秦川楚塞烟波隔,怨别路岐何日休。

柳绵扑槛晚风轻,花影横窗淡月明。翠被麝兰熏梦醒。最关情,一半儿温馨一半儿冷。

谪仙当日事狂游,槌碎黄鹤夸风流。有无较版则且置,格高兴逸吞山邱。故宫登楼名偶似,远眺欲见蓬瀛洲。陡思我祖开创艰,守成予责增惕愁。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授受唐虞际,从容平勃閒。宗英谁柄用,人望属槔閒。晚侍经闱读,寖登规殿班。帝乡留不住,归去老湖山。

欲驾征车劝小留,南山南畔更逢秋。数声过雁催行色,一盏昏灯话别愁。自昔文章关治道,即今台阁要名流。白头尚作书痴在,剩乞朱黄与校雠。

独立身难达,新春与志违。异乡青草长,故国白头归。岸阔湖波溢,程遥楚岫微。高秋期再会,此去莫忘机。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湘水万馀里,师游芳草生。登山乞食后,无伴入云行。宿雨和花落,春牛拥雾耕。不知今夜月,何处听猿声。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岂但山储秀,年多树亦灵。华夷供静瞩,参井入危经。幽讨真殊绝,神光却渺冥。正当存不议,聊使俗迷醒。

士友多交接,惟君有敬心。少年精古篆,诸老喜新吟。箫品神仙曲,琴弹山水音。无人知此乐,只有竹房深。

龙举头,猳掉尾。羊为兄,猴作弟。羊归穴,猴离次。

未见先呼字,因闻叩竹扉。清真殊不厌,容与澹忘归。山月卧绳榻,林风吹葛衣。群机皆已息,何事鹊惊飞。

牢落西轩客,巡檐费独吟。桃花明薄暮,燕子闹微阴。辛苦元吾事,淹留更此心。小窗随意写,蛇蚓起相寻。

时节从来好雨知,今朝社日顿霏微。落花只得春风舞,湿却残香不得飞。

卢橘花残细细飞,满枝晴日闹蜂儿。霜余有此香无奈,合与称题赋小诗。

避世无功酒,临流元亮诗。鹤鸣入天听,叶下报秋悲。

大千堆七窦,不及黄头老。刹刹等微尘,当□日杲杲。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喜老时。明著衣冠为士子,高谈仁义作男儿。敢於世上明开眼,肯向人间浪皱眉。六十七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