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函钟为宫]功烈在民,诞受露雨。
良耜既歌,乃扬帗舞。
是奉是尊,厚礼斯举。
相其岂年,多府稌多黍。

作品评述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是隋代的一首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描绘了人们庆祝丰收的场景,展现了对农耕劳动的赞美和感恩之情。

译文: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函钟作宫,
功勋归于百姓,祭祀举行。庄稼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农耕的辛勤努力被美好的歌声所赞美,人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这是一场庄重而隆重的祭祀活动,表达了对丰收和社稷的崇敬之情。岁月更替,不断丰盛的府库中堆满了收获的五谷食粮。

诗意和赏析: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表达了对农耕劳动和丰收的颂扬之情。诗中的函钟被用作宫殿的钟声,象征着庄严而庄重的祭祀仪式。诗人通过描绘农作物在自然环境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表达了对大地的感恩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歌声和舞蹈的描绘,展现了人们欢庆丰收的喜悦和豪情。祭祀活动的庄重和厚礼体现了对丰收和社稷的崇敬之情。最后,诗人以多府稌多黍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收获的丰盈。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表达了对农耕劳动和丰收的赞美之情。它展示了人们对土地的敬畏和感恩,以及对丰收带来的喜悦和幸福的共鸣。同时,诗中所描绘的祭祀仪式的庄严和厚礼也体现了对社稷的崇敬和对传统仪式的尊重。整首诗词以其朴实而深邃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对农耕文化和劳动价值的思考和颂扬。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卷轴年深碎破时,我能补苴以完之。惊逢大桁重华典,喜见由庚束皙诗。王会周篇汲郡冢,儒生秦颂泰山碑。装潢作手今无敌,消得朝天驲骑驰。

绕架蒲萄叶尚稀,瓦炉閒炷柏烟微。年年绿暗轩窗意,却恨春风不早归。

九华曾屏迹,罹乱与心违。是处堪终老,新秋又未归。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飞。樵侣兼同志,音书近亦稀。

雪堆屋背已崔巍,沟瓦垂冰冻不摧。乳石骈罗疑在谷,遗簪璀璨俨成堆。沍寒侵被怜衰老,咀嚼鸣牙忆尚孩。自是中原验时令,江南春候亦难裁。

樽俎逢佳节,簪缨奉宴居。林光拂衣冷,云影入池虚。酒色风前绿,莲香水上疏。飞谈交玉麈,听曲跃文鱼。粉箨春苞解,红榴夏实初。睢园多美物,能赋谢相如。

聪明要是读书人,占艺名家事事精。试问五星严叔遇,更无三个蜀君平。的言尽中尤其中,真术如生不是生。有伎不须人借重,伎高翻觉我言轻。

学士声先压并游,词源浩荡浸昆丘。九重紫殿三题就,万里青云数刻收。天子临轩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优。翰林试笔寻挥写,册府譌文倏校雠。京邑纷华非所好,乡邦偃宴得其求。始看别酒倾同舍,早听欢谣载两州。严诏飞来批凤尾,近班归去立螭头。一年父老漫留寇,四世公台将至彪。

少华类太华,太室似少室。亚相与丞相,亦复无异质。渟如月临水,肃若松照日。辉影互光澄,阴森两葱郁。连城鸾凤分,同气龟龙出。并力革夷心,通筹整师律。英豪愿回席,蛮貊皆屈膝。中外行分途,寰瀛待清谧。

渭水尘空绀业倾,桐江烟老汉风明。蚤知贤达穷通意,閒把渔竿只钓名。

纵使诚如日者言,此身只合在林泉。从今便得休官去,止有闲居十五年。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

水饮已忘三月味,囊空真乏一钱储。屡空本是吾家事,赢得闲身且著书。

登临陡觉挹尘埃,时有清风飒满怀。螮蝀一条连古岸,玻璃万倾自天来。寒光浩渺轻烟阔,绿玉参差远岫排。南指闽山犹万里,远人归兴正无涯。

绮席流欢欢正洽,高楼佳气重重。钗头小篆烛花红。直须将喜事,来报主人公。桂月十分春正半,广寒宫殿葱葱。姮娥相对曲阑东。云梯知不远,平步蹑东风。

若言梦是空,觉後应无记。若言梦非空,应有真实事。燔烧阳自招,沈溺阴自致。令汝尝惊魇,岂知安稳睡。

吾庐岂不好,白日苦易夕,如何芳岁阑,尚此千里役。乾坤一虚舟,浩荡楚天碧。江山已在眼,道路修且隔。风雨怕不休,波浪蹴天掷。船头困九牛,屡挽不进尺。人生造化间,有似风中翮。偶去还复来,胡为事形迹。杜陵诛云师,韩子诅风伯。我已两忘言,引觞聊自适。

众水争流赴硖中,轻舟东下疾飞鸿。流金不信人间热,知有长江万里风。

重阳子,饮水得良因。洗涤尘劳澄净至,灌浇根本甲芽伸。滋养气精神。恬淡好,甘露味投真。滴滴润开三教理,涓涓传透四时春。流转一清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小圃金灯满意芳,苞舒绛彩照煌煌。珠玑小滴今朝雨,缟紵难禁昨夜霜。拂秉麟须蛾欲避,枝衔螭口蜡犹香。列钱都是银缸影,莫遣狂风出土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