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岭南郊行

极目山云杂晓烟,女萝遥护岭松边。
陆行尽服岚霞气,水宿频吞虬蜃涎。
晨仰际峰观拥日,暮看临海泊来船。
信知百越风尘异,黑发人居不待年。

作品评述

《闻人岭南郊行》是明代朱元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极目山云杂晓烟,
女萝遥护岭松边。
陆行尽服岚霞气,
水宿频吞虬蜃涎。
晨仰际峰观拥日,
暮看临海泊来船。
信知百越风尘异,
黑发人居不待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皇帝朱元璋在岭南地区郊外行走的景象。朱元璋在行走过程中,远远望见山上的云雾和早晨的烟雾交织在一起。他还看到女子在岭上守护着松树。陆地上的行人被薄雾和霞光所笼罩,而水中则频繁出现奇特的景象,如龙卷风和虹霓。清晨,他仰望远处的山峰,观赏太阳的升起;傍晚,他观看着海边停靠的船只。朱元璋相信百越地区的风土人情与中原地区有所不同,当地的居民不受时间的束缚,长寿而健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示了岭南地区的风光和独特之处。朱元璋以诗意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和对当地人民的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容词,如“山云杂晓烟”、“岭松”、“岚霞气”、“虬蜃涎”等,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同时,通过描写清晨和傍晚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美妙。朱元璋还通过对当地人民的赞美,表达了对百越地区的敬重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的热爱,展现了朱元璋作为文人皇帝的情怀和视野。

诗词推荐

自平宫中吕太一,收珠南海千馀日。近供生犀翡翠稀,复恐征戎干戈密。蛮溪豪族小动摇,世封刺史非时朝。蓬莱殿前诸主将,才如伏波不得骄。

婉约

一从得遇乐清贫。忻住环墙怕惹尘。炼气气和神恋气,愿神神爽气安神。宰公请我求追荐,小子慈心奉善因。救拔亡灵超上界,孤魂滞魄总朝

婉约

六年惠爱及黎甿,大府论功俟陟明。尺一诏书天上降,二千石禄世间荣。新添画戟门增峻,旧蹑青云路转平。更待皇恩醒善政,碧油幢到郡斋迎。

婉约

亡吴霸越已功全,深隐云林始学仙。鸾鹤自飘三蜀驾,波涛犹忆五湖船。双溪夜月明寒玉,众岭秋空敛翠烟。也有扁舟归去兴,故乡东望思悠然。

婉约

书阁移年岁,文明难复辞。欢言冬雪满,恨别夏云滋。外尹方为政,高明自不欺。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日茂西河俗,寂寥东观期。遥怀秀才令,京洛见新诗。

婉约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婉约

元宵灯火照楼台,车马骈骈去又来。田郎试向楼上望,灯前好个阿孩孩。

婉约

先生句法从江夏,今代词人孰比肩。戏出小诗还会否,要收万斛作泓泉。

婉约

入眼风光似世情,金裳玉质转分明。额黄十二谁分似,疑是仙人成智琼。

婉约

醉公认得扬州路,堂上平山列酒樽。後日公荣来酩酊,赋诗可但属姚孙。

婉约

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别魂。知是娥皇庙前物,远随风雨送啼痕。

婉约

少常仙伯词翰光,天鹅绶带连天香。崆峒之人瞻北斗,假面不敢呈西凉。浮名於我亦何有,不爱热官能炙手。诗参祖律品度高,饮遇故人情分久。梦中不踏肥马尘,觉来惊看琼树新。只愁三叠诗更好,有如恩爱成烦恼。

婉约

儿有掌中杯但把,归期苦苦催奕世。衣冠仍上第公台,元自诗书裹面来。秋色为渠开先我,梁世马首回猿鹤。莫轻窥蕙帐惊猜,苔步归休亦乐哉。

婉约

末宦从远役,沈痾得此心。愿言麴神降,何用官鬼临。幽兴落醴浦,清梦绕崧岑。使我既惭昔,柰何复愧今。

婉约

离家一月断家书,家在闽山深处居。路入江南隔分水,山犹不见况吾庐。

婉约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未甘身世成虚老,大见天心却太平。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婉约

倦游太史牛马走,作赋先生亦乌有。杞国天摧只自惊,梁国瓠落知谁要。青津碧荻寒不枯,园丘紫柰天下无。嵩南少华梦可到,仙人鸿宝今无书。霜煎雪逼梅花少,不向春风怨枯槁。万古乾坤苍狗云,一天风雨黄鸡晓。

婉约

着脚争些子,公私只两歧。正途元自稳,捷径不胜巘。见透行须透。心移境亦移。前人须指点,进步莫迟疑。

婉约

忆昨江湖倒载归,暗香夹路雨霏微。谁人貌得春风景,远看如烟近却非。

婉约

高桃留晚实,寻得小庭南。矮堕绿云髻,欹危红玉簪。惜堪充凤食,痛已被莺含。越鸟夸香荔,齐名亦未甘。

婉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