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教圆通堂

处中最灵智,人与天地参。
其间有佛老,曷又推为三。
共以圆通出,诚明自包含。
排楹压文础,焕采涂朱蓝。
而将罝吾儒,复欲笼彼聃。
二徒不自晓,恬若均笑谈。
越鸟不巢北,伐马不嘶南。
固亦辨殊土,麟鷟唯时堪。

作品评述

《题三教圆通堂》是一首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处中最灵智,人与天地参。
其间有佛老,曷又推为三。
共以圆通出,诚明自包含。
排楹压文础,焕采涂朱蓝。
而将罝吾儒,复欲笼彼聃。
二徒不自晓,恬若均笑谈。
越鸟不巢北,伐马不嘶南。
固亦辨殊土,麟鷟唯时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思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不同学派观点的思考。作者提到了佛、老子和儒家三者的存在,并以圆通的思想为核心,强调了真正的智慧和开放的心态。诗中还有对于时代和文化的辨析,以及对于个体在大环境中的处境与态度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佛、老子和儒家的提及,展示了不同学派思想的共通之处。作者强调了圆通的重要性,将圆通视为智慧的源泉,认为圆通包含了一切真理。排楹压文础,指的是排斥一些繁琐的学术辩论,强调直接体悟圆通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将罝吾儒,复欲笼彼聃”,表达了作者对于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作者认为,儒家思想过于拘泥于传统,而道家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

最后两句“越鸟不巢北,伐马不嘶南”,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体独立思考和坚守原则的态度。越鸟不巢于北方,伐马不嘶于南方,意味着个体应该超越地域和局限,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整首诗词通过对于不同思想观点的对比和思考,呈现了作者对于智慧和圆通的追求,强调了个体思考和坚守原则的重要性。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展现了作者的才华与文化修养。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离宫划开赤帝怒,喝出六龙奔日驭。下土熬熬若煎煮,苍生惶惶无处处。火云峥嵘焚泬寥,东皋老农肠欲焦。何当一雨苏我苗,为君击壤歌帝尧。

涓涓谷中泉。郁郁岩下林。泄泄羣翟飞。咬咬春鸟吟。野次何索寞。薄暮愁人心。三军望衡盖。叹息有余音。临肴忘肉味。对酒不能斟。人言重别离。斯情效于今。

暂与云林别,忽陪鸳鹭翔。看山不得去,知尔独相望。

春入东郊晓望明,霏霏新雨点初成。野农岂解知尧力,惟喜年来垅易耕。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闲岸草、切切蛩吟如织。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柳七葬淮头,营妓岁沥酒。不知花翁坟,有人擘纸否。

金甃蟠龙尾,莲开舞凤头。凉生宫殿不因秋。门外莫寻尘世,卷地江流。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洲。月华清泛浪花浮。今夜蓬莱归梦,十二琼楼。

王蕴山头多白云,白云深处药苗芬。威音王佛随时种,元始天尊下手耘。石女骑龙攀雨(左瓜右瓜),木人驾虎摘霜芸。不论贫富家家有,採得归来各一斤。

一室函沧海,群公半列侯。放怀追许谢,洗耳笑巢由。花暖蜂相趁,泥香燕自求。杖藜穷胜境,染笔记春游。

骤见累侯印,遄闻趣相装。相期终古事,未用暂时香。清论玉霏麈,高眠雷撼床。前鱼又堪笑,红袖泣龙阳。

二十四节气,来自混元前。老息他无分,新阳便有缘。从教寒又暑,惯得海为田。此理须看破,何妨日当的。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薄雾生寒水,寥寥舣画船。人伤千里别,桂吐十分圆。把酒非前夕,追欢忆去年。南楼足佳兴,好在谢林川。

红藤拄杖独相羊,路遶东村小岭傍。水落枯萍黏蟹椴,云开寒日上鱼梁。洛阳二顷言良是,光范三书计本狂。历尽危机识天意,要令闲健返耕桑。

相知良独难,相见复何期。朱明曜南流,浮云莽西驰。萧艾变芳草,青黄悲素丝。众人悯好修,贞心重随时。矢歌不能长,爱子千金躯。

阴阳家说惑常民,孝道從兹尽失伦。庐墓三年谁肯也,竞谈冈势益生人。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水生已抹堤,草长复侵路。小蝶仍可怜,欲下却飞去。

芦叶满汀洲。塞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不在。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一别迎銮十八秋,重来意气落旄头。平山老子不收拾,南望端门泪雨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