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黄景仁的《登泗上楼》
拼音和注音
jìng yè hōng tāo shì gǔ pí , dēng lóu shuǐ shì yǔ yún q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登楼:上楼。指汉末王粲避乱客荆州﹐思归﹐作《登楼赋》之事。特指登上御楼﹐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仪式之一种。
水势:水势shuǐshì水的流势水势不大。
竟夜:整夜;通宵。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原诗
竟夜轰涛似鼓鼙,登楼水势与云齐。
百灵自掣龟山缫,万怪须然牛渚犀。
对此茫茫空禹迹,笑人寂寂有隋堤。
故乡东望扬州近,说到风波梦已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