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陈维崧的《题梅渊公画松为愚山先生赋》
拼音和注音
hé shí bǐng lěi qù chú lǐ , ǎi máo yán xià shí sōng zǐ , bù ěr sǒng shēn rù huà l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茅檐:茅檐máoyán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松子:松树的种实。可食。
何时:什么时候。表示疑问。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入画:入画rùhuà纳入画中,形容景色的美丽小山村的一草一木都可入画
檐下:意思是建筑物挑檐以下可供人活动的空间。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原诗
施侯沃我以绿雪,不数壑源鹰爪奇。
啜余示我一幅画,长松十丈纷离披。
牙须蚴蟉猛兕跳,鳞鬣蹙踏苍龙驰。
抹眵询问谁所作,乃克肖此形支离。
答言柏枧一诗老,两手惯放枯松枝。
五日十日画一本,波涛舂激鼪鼯悲。
昨蒙携画脱相赠,令我久看忘饥疲。
子之作诗兴颇王,亦如此翁作画时。
请为拗笔写长句,配此秃干苍茫姿。
嗟乎吾家松树老无比,三年偃蹇空园底。
何时秉耒去锄理,矮茅檐下拾松子,不尔身入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