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阊送别图

金阊杨柳麦尘丝,又送吾儿上路岐。
若到长安见知己,为言贫甚转工诗。

作品评述

《金阊送别图》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金阊地区杨柳飘摇、麦尘飞扬的景象,以及作者送别自己的儿子上路的情景。接下来,我将为您提供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阊杨柳麦尘丝,
又送吾儿上路岐。
若到长安见知己,
为言贫甚转工诗。

诗意:
这首诗词以金阊地区杨柳摇曳和麦田扬起的尘土为背景,表达了作者送别自己的儿子上路的情感。作者希望儿子在长安能够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以此来减轻贫穷所带来的困扰,并鼓励儿子在困境中不断努力,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阊地区的景象,展现出杨柳飘摇、麦尘飞扬的生动场景,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作者通过送别自己的儿子,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未来的期望和关怀。他希望儿子能够在长安这个繁华的城市中结交志同道合的人,寻找到知己,以克服贫穷的困境。诗中的"转工诗"表达了作者希望儿子能够通过创作诗歌来发泄内心的情感和感叹,同时也是一种鼓励和支持。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儿子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中贫困和辛劳的现实。通过细腻而真实的描写,唐寅表达了自己作为父亲的关切之情,以及对儿子前程的殷切期望。这首诗词既具有浓郁的家国情怀,又蕴含了对艺术创作力量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推荐

鸡鸣平旦未为迟,恰是山房睡觉时。著屐起寻溪上路,野梅犹有未残枝。

堂上高人解赏音,孤根未放草来侵。不妨此后颁春力,却得从前爱日心。模蜡曾看黄淡淡,试妆犹恐晕深深。而今驿使行如织,听取新来塞上吟。

公堂日多暇,薄暮游清池。孤云从西来,若与云盖期。急雨乱荷芰,红绿左右披。沙禽带湿起,簇族守前坻。烟树晦空曲,蝉声寂无遗。残炎一洗濯,霁影开林西。禽飞还清波,蝉噪复故枝。晚槿扬朱华,秋草含碧滋。篙舟出堤去,微风满平猗。卷幔极长望,止见隗与箕。举酒无尘情,慨然

杖策倚柴门,泉声隔岸闻。夕阳诸岭出,晴雪万山分。静对豺狼窟,幽观鹿豕群。今宵寒月近,东北扫浮云。

积石横成岭,行杨密映门。人声隐林杪,僧舍遶云根。顿摄尘缘尽,方知象教尊。只应羊叔子,名字与山存。

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一隔音尘月屡迁,忽收来问涕潸然。栖迟册府吾如昨,流落江村汝可怜。梦里漫成池草句,愁来空诵棣华篇。卑飞暂尔无多恨,会有高风送上天。

昔是优贤地,今为省过州。非贤亦非过,醉卧怀嵩楼。

故人何日是归年,又听刚风洗瘴烟。骄马北驰沙似雪,冥鸿南去水如天。莫愁弦绝蒲萄馆,且喜歌生□□田。好在岳阳楼上望,洞庭明月正婵娟。

驱驰曾在五侯家,见说初生自渥洼。鬃白似披梁苑雪,颈肥如扑杏园花。休嫌绿绶嘶贫舍,好著红缨入使衙。稳上云衢千万里,年年长踏魏堤沙。

乔木句溪边,秋光几曲连。将归三亩宅,远寄下江船。伴尔唯征雁,悲余有暮蝉。亲朋如见问,贫外似当年。

笔阵谈锋醉幕天,遥知三俊共周旋。据鞍旧将曾销髀,不得行间左执鞭。

一饭尚怀感,况攀高桂枝。此恩无报处,故国远归时。只恐兵戈隔,再趋门馆迟。茅堂拜亲后,特地泪双垂。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海上鳌峰裹绮霞,梅仙朋旧有生涯。清眠梦落三山月,和气吹成一县华。去驾风舟寻长者,来分甑饭入吾家。待君归扫余疑膜,杯影垂弓不是蛇。

开元天宝号太平,快活三郎偏纵情。帝闲天骥云雷駃,回首绝怜妃子醉。海棠酣春睡未足,扶上马时颓山玉。二珰两边扶蹋{左革右登},群姬争扶不用命。万花丛,玉山花,花朝主,醉牡丹。共立马前黄幡绰,献笑颜容似嘲谑。三郎勒马频回头,两手按膝双凝眸。夹立两旁御弓箭,带御口袋

一樽绿酒绿于染,拍手高歌天地险。上得青云下不难,下在黄埃上须渐。少年欢乐须及时,莫学懦夫长泣岐。白日欲沈犹未沈,片月已来天半垂。坎鼓铿钟杀愁贼,挼碎是非佯不识。长短高卑不可求,莫叹人生头雪色。

宝犀未解心先透。恼杀人、远山微皱。意淡言疏情最厚。枉教作、著行官柳。小雨勒花时候。抱琵琶、为谁清瘦。翡翠金笼思珍偶。忽拚与、山鸡僝僽。

岁暮难为客,天涯况是囚。乾坤还许大,岁月忽如流。梦过元无梦,忧多更不忧。屠苏儿女态,肯作百年谋。

冒寒吹。访琼姬。行到青山遇玉肌。凝情欲待谁。出疏篱。手同携。踏月随香清夜归。乘欢拨冻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