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方丈纳凉

爱入高明处,云扉策杖登。
暑威消宿雨,清话听高僧。
骤马风檐铁,残星晚殿灯。
山中凉可喜,涧水一泓冰。

作品评述

《东陵方丈纳凉》是宋代诗人顾逢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爱好清凉的景象,通过描写他登上云门执杖的场景,展现了他追求高明境界的心境。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爱入高明处,
云扉策杖登。
暑威消宿雨,
清话听高僧。
骤马风檐铁,
残星晚殿灯。
山中凉可喜,
涧水一泓冰。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清凉之地的钟爱之情。诗人心灵追求高明境界,他热爱登上云门,执杖徜徉在那高远之处。他的到来消散了夏日的炎热,听到了高僧的智慧言谈。

诗中描绘了一幅景象:一匹骏马猛然驰过,马蹄声在风檐上回荡,檐铁发出清脆的声音。夜晚,天空中残留着几颗星星,宫殿里的灯火映照出微弱的光芒。山中的凉意令人欣喜,涧水流淌,如一泓冰水般清凉。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凉之地的向往和对高明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词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清凉与智慧的渴望,给人以凉爽宜人的感觉。

作者介绍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诗词推荐

沿江坎上即田畴,满店烧春酒气浮。峨眉五月雪消水,刚让侬家割麦秋。

侯家好兄弟,森森如立竹。侯今白首去,乃复坐矮屋。要当振龙鬣,宁更淹骥足。吉人天相之,富贵在晚福。

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著许多愁。

行役意匆匆,淹留计已穷。梦归无奈晓,病觉不禁风。忆橘园垂枳,沉鱼夜听鸿。悲秋成白发,赖未作衰翁。

雷觞淡如水,经年不濡唇。爰有扰龙系,为造英灵春。英灵韵甚高,蒲萄难为邻。他年血食汝,应配杜康神。

偶辞幽隐在临邛,行止坚贞比涧松。何事政清如水镜,绊他野鹤在深笼。

心悸真摧橹,年衰逼异糧。西征何日赋,东走向来狂。遂隔承明谒,虚称建礼郎。去都魂黯黯,思幄泪浪浪。见{上艹下戾}惭纡绶,逢荷误索囊。醒无次公酒,老畏侍中香。前席初延问,烦言已中伤。翕眉争恃笑,绕指讵容钢。事隐或投杼,根危因拔杨。阴收主父草,几落尝人章。雾露淮天

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余春水生。便须借榻云林馆,卧听仙家鸡犬声。

俱为落第年,相识落花前。酒泻两三盏,诗吟十数篇。行岐逢塞雨,嘶马上津船。树影高堂下,回时应有蝉。

巴山任喧云,僧窗睡方悄。风清月到床,露白虫鸣草。

古貌如公更古心,宦情终浅道情深。区区饱暖何曾计,一字廉称值万金。

门生故来往,知欲命浮觞。忽奉朝青阁,回车入上阳。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是日归来暮,劳君奏雅章。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城头欲上苦新泥,暖气薰人软欲痴。睡又不成行不是,强来看打洛神碑。

邻笛寒吹日落初,旧居今已别人居。乱来儿侄皆分散,惆怅僧房认得书。

剩涨三篙水,宽围十里山。垂杨飞舞里,细雨有无间。把酒从杯溢,题诗任鬓斑。青春仍暇日,莫惜晚西还。

碧落飞明镜,晴烟幂远山。扁舟夜下广陵滩。照我白萍红蓼、一杯残。初望同盘饮,如何两处看。遥知香雾湿云鬟。凭暖琼楼十二、玉栏干。

双猊蟠础龙缠栋,金井辘轳鸣晓瓮。小殿垂帘白玉钩,大宛立仗青丝鞚。风驭宾天云雨隔,孤臣忍泪肝肠痛。羡君意气风生坐,落笔纵横盘走汞。上樽日日写黄封,赐茗时时开小凤。闭门怜我老太玄,给札看君赋云梦。金奏不知江海眩,木瓜屡费琼瑶重。岂惟蹇步困追攀,已觉侍史疲奔送。

鄮山深处古明州,新有江南客倚楼。凤阙天连便望日,蛟门海晏不惊秋。头颅已迫残年景,身口聊为卒岁谋。萧飒西风吹败叶,满眶清泪自难收。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