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太和胡氏福荣堂

福备天教百顺并,应须富贵又长生。
九霄庆泽沾身润,五色纶章照眼明。
翁媪岁时称寿礼,儿孙昼夜读书声。
来春更看新先辈,绿绶斑衣分外荣。

作品评述

《寄题太和胡氏福荣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必大。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福满天地,百事顺遂,应当富贵且长寿。
九霄之上的庆泽洒在身上,五彩的丝绸亮照眼睛。
老人和妇人在寿辰时接受祝福,子孙们白天黑夜地读书之声。
来年春天更要看到新一代的成就,绿绶和斑衣分外荣耀。

诗意:
这首诗词寄托了对太和胡氏福荣堂的祝福和赞美。诗中表达了福气满溢、顺遂如意的愿望,同时也希望能够享有富贵和长寿。作者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庆祝的场景,九霄之上的庆泽洒在人身上,五彩的丝绸照亮了眼睛,给人一种喜庆和瑰丽的感觉。老人和妇人在寿辰时接受着寿礼的祝福,而子孙们则刻苦用功,日夜不停地读书。作者期待来年春天,能够见证新一代的成就,绿绶和斑衣的荣耀更加显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太和胡氏福荣堂的盛况,表达了对家族兴旺和子孙昌盛的祝愿。诗词以福满天地、富贵长寿为中心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幸福和繁荣的向往。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如九霄庆泽、五色纶章等,给人一种豪华和喜庆的感觉。作者还通过老人和妇人的寿辰礼和子孙们的读书声,体现了家族中不断传承的精神和智慧。最后,作者期待来年春天,能够见证新一代的成就,绿绶和斑衣的荣耀更加显著,透露出对家族繁荣的期望和自豪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社会中家族观念和传统价值观的特点,对富贵长寿和子孙有成的渴望,以及对家族荣誉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庆祝场景的描绘,诗词也给人一种喜庆、庄重和宏伟的氛围,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家族和社会的期许和祝愿。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诗词推荐

松风朝来入梦频,公余乘兴去寻真。红尘物外长清境,白日壶中不老春。柏子灰寒烟寂寂,桃花风暖水粼粼。逍遥羽士闲如许,愧我浮名役此身。

少年天子重边功,乌帽戎衣手角弓。行遍渔阳并上谷,并无虏骑到云中。

汉代嘉唐虞,欲以儒理国。公孙谈治道,纯驳互失得。广大语尤害,开边心莫极。无怪淮南谋,日夜惮汲直。东阁礼诸贤,脱粟自为食。俗公此自文,后世有真识。

本是儒家子,学为方外事。此身恨凫短,有意求蝉蜕。犹留鼎馀药,还授人间世。从君卧山中,共谈弘景秘。

雪碗冰瓯荐茗时,萧然相与对幽姿。一生肝胆何由俗,时有清风披拂之。

气住即存神,心安自保身。谁欤二竖子,卓尔一真人。气泝如潮上,津流若酒醇。幽居幸无事,莫玩物华新。

一秋窗下少书声,目眚缠绵久未平。大德三麻如昨日,善和千卷付来生。聃兮虽视如无见,藉也于心固不盲。吹却残灯抛蠹简,拥衾危坐待天明。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坐谈冰雪满怀秋,珍重余君学素优。每有诗情并酒兴,为平月恨与花愁。支颐万事从渠变,拂榻今宵为我留。何处青山堪卜筑,约君归种菊千头。

惯作山林客,聊游戏剧场。栗花收作烛,柏子采为香。且放高情适,都无俗事妨。人间正扰扰,只得叩空王。

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_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妾家城南望虎墩,郎家城北白牛村。 白牛不见郎骑至,望虎何由过郭门。

扁舟惯听浪淘声,昨天危沙今日平。唯有江豚吹白浪,夜来还抱石头城。

灼灼桃花朱户低,青青梅子粉墙头。蹋歌起自春来日,直至春归唱不休。

风帘交翠篆香飘。却暑卷轻绡。最好佳辰相近,寿觞对饮连宵。仙翁未老,云中跨凤,台上吹箫。看取他年荣事,鱼轩入侍涂椒。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云幸平阳公主家。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临风举酒千锺尽,步月吹笳十里声。犹恨雨中人不到,风云飘荡恐神惊。

静向懒相偶,年将衰共催。前途欢不集,往事恨空来。昼景委红叶,月华销绿苔。沉思竟何有,坐结玉琴哀。

酌彼涧下水,弹此石上琴。希声应弦起,幽幽孤凤吟。曲中万里意,三叹无知音。岂但无知音?终恐无知心。

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转于文墨须留意,贵向烟霄早致身。莫学尔兄年五十,蹉跎始得掌丝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