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寇十一惠朱樱

故人怜一老,辍食寄三山。
厚味非贫具,先尝愧客闲。
甘酸俱可口,衰白不宜颜。
句妙那能继,情深未觉悭。

作品评述

《答寇十一惠朱樱》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故人怜一老,辍食寄三山。
厚味非贫具,先尝愧客闲。
甘酸俱可口,衰白不宜颜。
句妙那能继,情深未觉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作者自称年事已高,停止了进食,将自己的心意寄托于远方的三山,以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感激故人送来的厚味佳肴,但也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感到惭愧,觉得自己不配享受这样的美食。尽管甘甜与酸涩都能滋味可口,但年老衰白的容颜并不适宜独自品味美食。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无法继承故人的诗才之妙,但对故人的深情却从未减少。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自身身份地位的反思。作者通过对食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又以此凸显了自己的谦逊和对故人的敬仰之情。通过对甘酸滋味和衰白容颜的描述,作者巧妙地将个人的感受与对友情的思考相结合,表达了对故人才情的仰慕和自身的自谦之情。这首诗词情感真挚,言简意赅,通过对细腻的味觉体验和衰老容颜的描绘,传递出作者内心深处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示了陈师道细腻的表达能力和对友情的深切思考。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百和宝钗香珮。短短同心霞带。清镜照新妆,巧画一双眉黛。多态。多态。偷觑榴花窗外。

皋亭回首软红尘,晴日僧房暖似春。禅老眈眈如卧虎,相逢一笑问前因。

微生偶脱风波地,晚岁犹存铁石心。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

武昌洲畔去,端不为鱼肥。要起初平石,同娱莱子衣。夜长秋雨急,天阔白云飞。何日鹊乌喜,北风鸿雁归。

衣多苔藓痕,犹拟更趋门。自夏虽无病,经秋不过原。积泉留岱鸟,叠岫隔巴猿。琴月西斋集,如今岂复言。

身世浮云任去留,老来於此更悠悠。却因削迹风波地,耳底风云得暂休。

摛云摇碧露繁星。

谁能胸次浇今古,老去蓬茅杂榛莽。朴遫已甘无足数。品题忽及乃君余,顿觉焦枯得时雨。

天风吹散扑衣尘,奎壁光中预□文。老眼可能私李豸,公朝正欲第刘蕡。平生泾渭岂无见,暗室雷霆如有闻。一雨快晴秋意好,预占太史奏祥云。

洛川秋入景尤佳,微雨初过径路斜。水竹洞中藏县宇,烟岚坞里住人家。霜馀红间千重叶,天外晴排数缕霞。溪浅溪深清潋滟,峰高峰下碧查牙。鸟因择木飞远还,云为无心去更赊。盖世功名多龃龉,出群才业足咨嗟,浮生日月仍须惜,半老筋骸莫强夸。就此岩边宜筑室,乐吾真乐乐无涯。

五十忽过二,流年消壮心。避人便小疾,移竹喜微阴。洗瓮闲篘酒,焚香静斫琴。镜中青鬓在,切莫遣愁侵。

恐是牡丹重换紫,久疑芍药再翻红。娇娆不似桑间女,蔽芾深迷苧下翁。

寂寞对伊水,经行长未还。东流自朝暮,千载空云山。谁见白鸥鸟,无心洲渚间。

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颍水湄。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蘋吹花散烟水。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

东风吹上小桃枝。春色拥旌麾。昨夜三台星见,分明直照姑溪。皇都禁阙,天颜遥想,应待公归。此去再登黄阁,火城光映沙堤。

轻幡袅袅思悠悠,梦破依然到鼎州。送客名还家里去,青山白骨自风流。

杰阁临无地,仙家小洞天。循檐自来往,非雾亦非烟。

男女虽亲,死生难躲。浮名浮利浮云朵。万缘一*恰如无,长生路上修仙果。玉户频开,金关紧锁。灵珠里面持经课。功成轻举踏云行,大罗

爱战将军未白头,寸心犹自不忘忧。华夷百岁兴亡事,一夜同君说蔡州。

带郭林塘尽可居,秫田虽少不如归。荒烟五亩竹中半,明月一间山四围。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园翁溪友过从惯,怕有人来莫掩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