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头陀僧

上行唯知足,时人岂易同。
一身依树下,万虑尽禅中,乞食村飘雪,降眠月坠空。
应悲浮世上,烦恼事无穷。

作品评述

《赠头陀僧》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智圆。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给头陀僧
上行唯知足,时人岂易同。
一身依树下,万虑尽禅中。
乞食村飘雪,降眠月坠空。
应悲浮世上,烦恼事无穷。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头陀僧的赞赏和祝福。头陀僧是指修行佛法、过着简朴生活的僧人。诗中描述了头陀僧的境界和生活方式,强调他们对世俗欲望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作者认为,上行的人只有知足,而现实中很难有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头陀僧身世贫寒,依靠树下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通过禅修摆脱了世俗的烦恼与纷扰,心灵得到了净化。诗中描绘了乞食时的村庄飘雪和降临时的月光,突显了头陀僧的超凡境界和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作者认为在这个浮世中,人们应该感到悲伤,因为纷繁的烦恼无穷无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头陀僧的赞赏,表达了对禅修生活方式的推崇,以及对纷繁世事的思考。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头陀僧的境界和生活情景,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宁静的禅修境界。诗中的景物描写自然而真实,给人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作者通过对禅修生活的赞美和对纷扰世事的反思,引发读者对内心宁静与追求真理的思考。整首诗表达了对内心净化和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痛惜和无奈。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推荐

九衢灯火闹嘈嘈,斗柄低昂列宿高。漏箭声沉金锁彻,纱笼影避贵官豪。乌号望帝穷霄壤,鱼烂遗民沸海涛。三百五年风雪夕,孤臣白首卧林皋。

山与矶名从地志,姑兼郎号出江民。世间称谓无真实,闻说双祠自有神。

贫里端何好,欣然肯不居。诗臞将到骨,室陋得关渠。我懒今仍老,谁能强著书?谈间可无子,独判一秋虚。

建业尘中吏,秦淮水上亭。浴晴凫弄日,饮晓马吞星。地迥来芳草,潮回出断汀。有僧时到此,相对两浮萍。

风卷寒江浪湿天,斜吹乱雪忽平船。碧琉璃上琼花里,独载诗人孟浩然。

一雨洗炎蒸,危阑偶独凭。凉颸生萃蔡,爽气入鬅鬙。庭下宵游磷,盘中昼扫蝇。绝胜尘土裹,马上嚼寒冰。

凤皇台下凤皇巢,白鹭洲边白鹭涛。舟未解维先望见,风能传语更相招。江南春物为谁好,淇上归心不自聊。何日结茅锺阜尾,幅巾相对一方袍。

莫怪苦吟迟,诗成鬓亦丝。鬓丝犹可染,诗病却难医。山暝云横处,星沈月侧时。冥搜不可得,一句至公知。

班马萧萧祖帐阑,晓参横影送征鞍。春归花树排初荠,天废关泥落旧丸。乳雉群飞郊柘密,秘鱼双合省芸乾。霸陵草色无深浅,试为南登一望看。

小雨洗红叶,青山舒白云。秋风有奇处,我友得平分。

幽窗射明月,寂寞闲素琴。朱弦不改调,抚弄无好音。文诊袭绿绮,明徽钿黄金。君恩一朝异,对此千恨深。

碧海灵桃花朵朵。阿母□□,□□□□□。昨夜海风吹玉颗。分明□□□□□。□□□□苞已破。散液流□,馥郁□□□。□□三偷谁可那。如今先手还输我。

停轩观福殿,游目眺皇畿。法轮含日转,花盖接云飞。翠烟香绮阁,丹霞光宝衣。幡虹遥合彩,定水迥分晖。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英声迈古,德施在民。允秩宗祀,实延上神。

门掩衰颓又暮春,这些病痛与谁陈。百城若有归来者,方见文殊一臂伸。

旧岁书犹至汉阳,新年梦已隔瞿唐。西人久苦供军费,南士专营出峡装。尘暗三边途尚梗,身游万里鬓应苍。蜀山闻说多仙者,试为余求辟谷方。

远戎兵压境,迁客泪横襟。烽候惊春塞,缧囚困越吟。自怜牛马走,未识犬羊心。一月无消息,西看日又沈。

获陪翠辇喜殊常,同涉仙坛岂厌长。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

迥绝幽栖处,何当春日过。花开当午足,蜂过短墙多。清世羲皇梦,沧浪孺子歌。同心吾辈在,天壤乐如何。

别酒为谁香,春官驳正郎。醉经秦树远,梦怯汉川长。雨过风头黑,云开日脚黄。知君解起草,早去入文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