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袁宏道的《浴佛日刘元定邀诸公偕游高梁桥得为字(其一)》
拼音和注音
jié shì zhī yuán huì , huān tóng qǔ shuǐ c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水池:水池是用自然形成的装有水的小型坑洼或者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
曲水: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诗
节是祗园会,欢同曲水池。
妖童歌串乱,天女鬟华随。
是树皆停盖,无波不泛卮。
鱼龙与角抵,乐事看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