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

众水争流赴硖中,轻舟东下疾飞鸿。
流金不信人间热,知有长江万里风。

作品评述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是晁公溯创作的一首诗词,所属朝代为宋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众水争流赴硖中,
轻舟东下疾飞鸿。
流金不信人间热,
知有长江万里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送别张君玉赴宁江幕府的情感。诗人描绘了江水众多汇聚而来,向硖石之中奔流的景象,比喻众多的江水汇集成流,张君玉乘坐的轻舟犹如东飞的大雁。接着,诗人用“流金”一词表示长江之水的宝贵和珍贵,表达了他对长江风景的崇敬之情。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长江万里风光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水汇流的景象,以及轻舟东下的形象,烘托出张君玉离别的情景。通过“众水争流赴硖中”,诗人描绘了江水的奔流和汇聚,表达了离别时的激荡和动情。用“轻舟东下疾飞鸿”形容轻舟迅速驶向东方,像大雁展翅飞翔,给人以离别的悲壮氛围。接着,诗人运用了“流金不信人间热”这一意象,表达了长江之水的宝贵和珍贵,同时也暗示了张君玉的品质和才华。最后一句“知有长江万里风”,表明诗人对长江风光的认知和了解,也暗示了长江辽阔壮美的景色,以及张君玉将踏上的辽阔前程。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和长江的壮丽景色,展现了晁公溯对张君玉的别离之情和对长江的景仰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离别的情绪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整体上,这首诗词既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又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长江的赞美,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诗词推荐

十月中原风景别,寒冰如地雪漫天。相逢尽说江南好,处处梅花压酒船。

岁云暮兮阴凝,若有人兮亭亭。玉质人兮黄中,淡无言兮含馨。

生绢六幅淡墨图,伊人笔端有造化。骅骝汗血捉电光,牯牸倦耕眠草下。陂塘漠漠烟雨后,出水群鱼戏潇洒。细看物物有生意,不比寻常能画者。请君就此三景中,挥毫添我作渔翁。岸头孤石持竿坐,白鹭同居莆苇丛。有时寻诗出游衍,款段徐行山路远。奚奴逐后背锦囊,木杪斜阳鸦噪晚。

满地干戈正扰攘,君家犹自捣龙香。轻清披就烟云质,坚劲磨来金玉相。倚马喜资挥露布,飞鸾端藉发天章。山屋莫道浑无用,留写樵歌入锦囊。

一上巍峰独枕流,匡山爽气为君收。泉飞直下三千丈,池喷奔分数百州。净练银河辉映阁,烟凝碧树吐成楼。先师巨笔悬岩石,文物风光度几秋。

山房高千仞,上与青云齐。日从二仙游,两耳湔是非。北窗正齁齁,锋车扣岩扉。猿鹤竞作色,山人忘我为。林泉虽云乐,出处盖有时。平生经纶胸,忧国两鬓丝。

节逢重九日,郡占五溪间。止水痕依岸,行云影过山。

水满横塘雨过时,一番红影杂花飞。送春无限情惆怅,身在天涯未得归。

真有鬼谣藏古锦,曷须尘阀眩乌衣。但看湖上波光里,不欠当年小院归。

何用长堤柳,将眉与世颦。

拄杖掉头径去,新来常爱登临。小红楼上六弦琴。四围山隐隐,万古海沉沉。眼下千秋事业,生前几寸光阴。三千里外故人心。倚阑良久立,北望一沾襟。

早秋明月新圆,汉家戚里生飞将。青骢宝勒,绿沈金锁,曾瞻天仗。种德江南,宣威西夏,合宫陪享。况当年定计,昭陵与子,勋劳在、诸公上。千骑风流年少,暂淹留、莫辜清赏。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遍舞摩围,递歌彭水,拂云惊浪。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

只雪明朝日,山河坐可分。崭岩初解冻,片段未归云。阔望穷人境,高寻俯雁群。开门枝鸟散,玉絮堕纷纷。

并硝西去望南屏,但见烟云日日新。山色渐争秋气势,荷花全露晓精神。洗心用此无边绿,处世端能不染尘。惭愧西湖敦夙夜,从今长作境中人。

盘古榜中同进士,伏羲手裹探花郎。

雨雪度春分,垆香寂自焚。冲泥来好客,促膝把新文。霜橘留余绿,晴湖蹴钿纹。清音个中得,但许解人闻。

故国伊川远,深居碧嶂前。伴吟唯有鹤,高趣别无仙。岳信闲慵答,丹经秘不传。杖蔾时访我,终日话南禅。

北风吹雨乱疏钟,蔌蔌灯花破碎红。孤梦正行天一握,高城俄报鼓三通。衰迟空抱屠龙技,豪俊谁收汗马功?但愿舆图早来复,白头敢望起云中。

相逢华发两星星,旧事邯郸一梦惊。舌底雌黄谙世味,眼中青白见交情。馀杯更觅论文具,好树休啼唤客声。后夜扁舟苕霅路,增输寒月一溪横。

指点层云气阿干,官身浩叹不如闲。几回落日诗怀古,一半春风酒破悭。许我婆娑从白发,於人妩媚有青山。前身王粲重拈笔,惜欠胡床著席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