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卧屏十八花·芍药

沉水飘香透蕊尘,红灯烁烁一枝春。
鼠姑倚槛虽无赖,未肯甘为近侍臣。

作品评述

《题卧屏十八花·芍药》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沉水飘香透蕊尘,
红灯烁烁一枝春。
鼠姑倚槛虽无赖,
未肯甘为近侍臣。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芍药的美丽和高贵。芍药开放在水中,散发出香气,花蕊透过尘埃显得清晰。红色的灯光闪烁,犹如一枝春天的花朵。诗人提到了“鼠姑”,她虽然是个不三不四的女子,却不愿意成为近侍官员的妾室。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芍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高贵品质的赞美。芍药作为一种美丽的花朵,生长在水中,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象征着高雅和纯洁。与此同时,红灯的闪烁也给人一种温暖和喜庆的感觉,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勃发。

诗中出现的“鼠姑”一词是一个形象的对比,她是一个不受社会认可的女子,与芍药这种高贵的花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倚在门槛上,虽然不被看重,但她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和尊严,不愿意成为近侍官员的妾室,体现了她的坚强和自主。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词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芍药的高贵品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芍药和鼠姑的描写,以及花朵和人物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传递了对个体独立和自主的思考。

作者介绍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霜叶赤。明朝送客过钟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上山采樵选枯树,深处樵多出辛苦。秋来野火烧栎林,枝柯已枯堪采取。斧声坎坎在幽谷,采得齐梢青葛束。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共知路傍多虎窟,未出深林不敢歇。村西地暗狐兔行,稚子叫时相应声。采樵客,莫采松与柏。松柏生枝直且坚,与君作屋成家宅。

疏钟天竺晓,一雁海门秋。

远地书邮绝,长年属望劳。要期亲帚柄,宁惮学舟操。愧守藩篱小,难窥墙仞高。秋风满天地,不废候虫号。

亦知磨蝎直身宫,懒访星官与历翁。岂有虚名望苏子,谩令簸恶似韩公。时清早退人谁肯,命薄当閒我自通。破戒问君君会否,几人于此不相蒙。

功名如博戏,大叫或作卢。文辞组绣耳,初不系贤愚。负恃已可笑,憎嫉真区区。平生学金丹,我岂斯人徒?啸歌醉自和,颜鬓老不枯。却後五百年,烟雨钓镜湖。

手挼红杏醉繁香,回首春前梦一场。便与经营百船酒,再来应是菊花黄。

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沤苎成鱼网,枯根是酒卮。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树古棠阴在,耕馀让畔空。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

秉烛趋省署,两街犹闭门。素娥独早作,碧沼澣黝盆。宝扣剥见漆,半棱光剩银。忽作青白眼,圆视向我嗔。黑气贯瞳子,侧睨不敢真。皎然一玉李,前行导征轮。荧然数金粟,後扈从车尘。朝鸡傅三令,都骑争载奔。星芒销欲无,月影澹失痕。金鸦飞上天,吐出红龙鳞。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它日玉堂挥翰手,芳时同此赋林垧。

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故故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

府谷我先契,诸公吾辈流。悬知盍簪际,颇解忆人不。蕙逐光风转,鸎啼出谷幽。因声烦为我,传写寄荆州。

柳丝稀处见前山,半在云间半雾间。回首乱红浓翠里,春风啼鸟更绵蛮。

江涛万古峡,肺气久衰翁。不寐防巴虎,全生狎楚童。衣裳垂素发,门巷落丹枫。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赞功。

茧纸铺庭几误书,杨花糁迳未春余。积随平野分高下,舞信微风作密疏。解使游人似姑射,仍令飞鸟变舂鉏。共惊天巧无能学,造物无心本亦如。

物色近人境,喜欢严晓装。山月鸡犬声,野风麻麦香。登岭既开豁,入林更清凉。三呼独醒士,傥肯酹我觞。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

相好全如梵,端倪只为隋。宁同蚌顽恶,但与鹬相持。 ——段成式虽因雀变化,不逐月亏盈。纵有天中匠,神工讵可成。 ——张希复

为把新诗子细寻,时移不觉日西沉。固知妙旨存精一,须察人心与道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