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非刺史材,当坐岩廊地。

出自唐代代杜牧的《送沈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出自唐代杜牧的《送沈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拼音和注音

gōng fēi cì shǐ cái , dāng zuò yán láng d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原诗

山城树叶红,下有碧溪水。溪桥向吴路,酒旗夸酒美。
下马此送君,高歌为君醉。念君苞材能,百工在城垒。
空山三十年,鹿裘挂窗睡。自言陇西公,飘然我知己。
举酒属吴门,今朝为君起。悬弓三百斤,囊书数万纸。
战贼即战贼,为吏即为吏。尽我所有无,惟公之指使。
予曰陇西公,滔滔大君子。常思抡群材,一为国家治。
譬如匠见木,碍眼皆不弃。大者粗十围,小者细一指。
cq橛与栋梁,施之皆有位。忽然竖明堂,一挥立能致。
予亦何为者,亦受公恩纪。处士有常言,残虏为犬豕。
常恨两手空,不得一马箠。今依陇西公,如虎傅两翅。
公非刺史材,当坐岩廊地。处士魁奇姿,必展平生志。
东吴饶风光,翠巘多名寺。疏烟亹亹秋,独酌平生思。
因书问故人,能忘批纸尾。公或忆姓名,为说都憔悴。

诗词推荐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向来荆楚说边州,人士今夸乐国游。千里潢池自交扰,一江汉水独安流。兵无敢惰身为率,民有独饥惠亟赒。阴德活人无量大,不须香火祝王侯。

禾穟轻黄尚浅青,村舂已报隔林声。忽惊暮色翻成晓,仰见双虹雨外明。

洞庭一水七百里,震泽与之俱渺茫。鸿雁一声天接水,蒹葭八月露为霜。轻风谩引渔郎笛,落日偏惊估客航。我亦年来倦游历,解缨随处濯沧浪。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追锋车上雪皑皑,犹似当时特召来。分死只如辽左去,重苏犹得故人哀。余生羞过荆轲里,退士何心乐毅台。但负圣明兼负友,鸿飞天外尚徘徊。

假守富春公,秋毫听民词。夙夜临公厅,归卧酸体肢。李侯来馈药,期以十日知。深中护灵根,金鏁祕玉(上竹下氏)。不须许斧子,辛勤采玉芝。我方困健讼,挝翁争一锥。不能鸣弦坐,颇似巫马期。敢乞刀圭余,归和卯饮卮。傥令忧民病,从此得国医。

无客共谈道,有谁能赏心。人生要自得,穷困吾能禁。

叶公所好者,熟已识头角。一日真物来,骇汗沛且渥。我初见韩子,蜿蜒喷雷雹。子复蛟龙文,气象不可捉。畏怀但惊顾,得与前事较。

蛇豕腥膻经几年,故都宫阙尚巍然。八陵苍莽知何地,九庙英灵如在天。重整六军严宿卫,旋兴百堵慰氓编。微臣董役惭无补,拟绘新图献榻前。

西园果初熟,上客心逾惬。凝粉乍辞枝,飘红仍带叶。幽姿写琼实,殷彩呈妆颊。持此赠佳期,清芬罗袖裛.

画长鸾镜未安台,宫女无端絮絮催。料得君王多夜宴,不愁行幸日中来。

阴阳家者太高生,见谓青囊未是经。舌卷东南诸海水,胸罗西北一天星。与人后代为长吉,疑尔前身是巨灵。莫把山川为道看,山川犹是未离形。

欲得命通,问瑝嵎都雍。

风雨无情落牡丹,翻阶红药满朱栏。明皇幸蜀杨妃死,纵有嫔嫱不喜看。

遥瞻南嶂深复深,双崖与天藏太阴。青鞋济胜不能懒,踏破积雪穷崎嶔。空中朽树抱孤筱,无窍苍壁生横林。孤禽三叫危石裂,欲返未返神萧森。磴回忽然何处所,当面烟如翠蛟舞。石门泄风无昼夜,古木截道藏雷雨。丹丘赤城去几许,下视人间足尘土。放身天地不自知,导以龙蛇翼熊餐。

黄鸟无声叶满枝,闲吟想到洛城时。惜逢金谷三春尽,恨拜铜楼一月迟。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穷愁终日竟胡为?老健人间自一奇。每驾柴车游古寺,间骑竹马伴群儿。登临兰渚流觞地,萧散狐泉冷饼时。綀布单衣白羽扇,路傍人总道相宜。

磊磊松椿干,渊渊金石声。功名宁贳我,富贵本无情。陛对三千牍,胸奇百万兵。扶持天意在,容我请长缨。

秋色上庭枝,愁怀切向谁。青云无势日,华发有狂时。枕上闻风雨,江南系别离。如何吟到此,此道不闻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