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

俭节清名世绝伦,坐令风俗可还淳。
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四海仪刑瞻旧德,一◇谈笑作闲人,铃斋幸得亲师席,东向时容问治民。

作品评述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俭节清名世绝伦,
坐令风俗可还淳。
貌先年老因忧国,
事与心违始乞身。
四海仪刑瞻旧德,
一谈笑作闲人,
铃斋幸得亲师席,
东向时容问治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欧阳修对杜相公的敬佩和忧国忧民之情。诗中提到了杜相公的俭节清名,他的品德和声望在世间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言行举止使得社会风俗得以恢复纯朴。尽管他的外貌已经显现老态,但这是因为他对国家的忧虑。他将自己的事业与内心的愿望紧密联系在一起,甘愿为国家奉献自己的身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杜相公的赞美和敬仰之情。欧阳修通过描述杜相公的品德和影响力,展示了他对杜相公的钦佩之情。诗中提到了杜相公的俭节清名,这是对他高尚品德的赞美。他的言行举止使得社会风俗得以恢复纯朴,这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影响力。诗中还表达了杜相公对国家的忧虑和奉献精神,他愿意为国家的事业付出一切。最后两句表达了欧阳修对杜相公的感激之情,他有幸在铃斋得到杜相公的亲自指导,向他请教治国之道。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杜相公的敬佩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展示了杜相公的高尚品德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欧阳修对杜相公的感激之情和对治国之道的追求。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零落栖迟感兴多。酒杯直欲卷银河。人间清镜悲华发,世外仙棋烂斧柯。长袖舞,抗音歌。月明人影两婆娑。醉来知被旁人笑,无柰风情未减

窗外幽花无数生,乱红相映不知名。长条自转风前影,别壑还添雨后声。闭户苦无佳客语,披书聊慰古人情。诗成步逐山腰月,相对茅檐夜色清。

仲秋帆清湍,单衣滴垢汗。曾不两朔望,拥绵炽炉炭。万古正如此,寒燠顷刻换。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晏。何似酩酊翁,懵不辨昏旦。百年会有尽,一朝非所患。

约梅花,年年开向华筵。借清香,飞人寿杯中,永祝英贤。才履长、便登八帙,那须要、更待来年。和气先春,祥风破腊,蓂开七荚正敷妍。君不见,太公此际,犹欲钓磻川。争知道、副车已办,西伯来畋。驻不阳、清谈终日,种成桃李森然。向庭闱、绯衣戏彩,更孙(下缺)

涨水返旧壑,飞云思故岑。念君忘家客,亦有怀归心。三间得幽寂,数步藏清深。攒金卢橘坞,散火杨梅林。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云崖有浅井,玉醴常半寻。遂名参寥泉,可濯幽人襟。相携横岭上,未觉衰年侵。一眼吞江湖,万象涵古今。愿君更小筑,岁晚解我簪。

瞑目荒山裹,携家万里来。旅茔犹借地,儿哭不胜哀。裂甑妖难测,藏舟事可猜。大贤应有后,天道信悠哉。

水冷云疏霜意早,岁华虽晚黄花好。饶教四面远山围,奈何一片秋光老。上天生物固无私,圣人馀事人虽晓。陈言生活不须矜,自是中才皆可了。

我爱南丰宰,天资举措奇。上官如不怒,善政有谁知。赋役贫中减,鞭笞恶处施。邑人多未悟,去后始应思。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独立长堤上,西风满客衣。日临秋草广,山接远天微。岸叶随波尽,沙云与鸟飞。秦人宁有素,去意自知归。

灵源何太高,北斗想可挹。凌日五光直,逗云千仞急。白虹下涧饮,寒剑倚天立。阔电不得瞬,长雷无敢蛰。万丈岩崖坼,一道林峦瀑。险逼飞鸟坠,冷束山鬼润。须当截海去,独流不相入。

白雪吟诗铃阁开,故情新兴两裴回。昔经勤苦照书卷,今助欢娱飘酒杯。楚客难酬郢中曲,吴公兼占洛阳才。铜街金谷春知否,又有诗人作尹来。

雪山深处我非忘,百一十城印普光。弥勒楼开通线道,方知腊雪似春霜。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

江华胜事接湘滨,千里湖山入兴新。才子思归催去棹,汀花且为驻残春。

行到泾州塞,唯闻羌戍鼙。道边古双堠,犹记向安西。

士之以道义相从,岂计其功,而况乎公。当其任紬绎唐事之寄,所以极简编之从容。亦既上成书于迩英,而公犹得以三百年之鉴,信其遗风。则是一纪之淹,乃所以就百世之功。石渠兰台,片言帝聪,考盘弗为,皦然初终,尤以见公子于元丰。盖尽其魏阙之心,而裕陵之于温国,未尝不知其

城外春光染远山,池中嫩水涨微澜。回身小却深檐里,野鸭双浮欲近栏。

闭门深树里,闲足鸟来过。五马不复贵,一僧谁奈何。药苗家自有,香饭乞时多。寄语婵娟客,将心向薜萝。

谷中草木几经春,敕额犹存古隶文。千里耕桑安土俗,一炉香火奉山君。多留姓字溪边石,惯见旌旗陇上云。太守若贤神自感,夜来入梦雪缤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