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舒亶的《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duàn qiáo gāo xià lù héng xié , gé shuǐ rén yān sì wǔ jiā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隔水:隔水,又称隔界,汉语词语,意思是为了使“天头”、“引首”与“画心”不致紧接在一起而相隔的镶条,亦增加了美观之效果。
横斜:或横或斜。多以状梅竹之类花木枝条及其影子。代指横斜之物。
人烟:(名)指人家,住户:~稠密|荒无~。
断桥:1.毁坏的桥梁。2.桥名。在浙江省杭州市白堤上。3.戏曲剧目。
高下:高下gāoxià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五家: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
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原诗
断桥高下路横斜,隔水人烟四五家。
雨后一枝红带雪,风流不道有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