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皎然的《酬李补阙纾》
拼音和注音
bù zhù dōng lín sì , yún quán chù chù x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东林寺:寺名。在今江西庐山。晋太元中,慧远法师在江州刺史桓伊资助下建成。
处处:(副)各处;各方面:祖国~有亲人|~严格要求自己。
不住:不停;不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东林:东边的树林或竹林。指庐山东林寺。指明末东林党。指东林书院。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原诗
不住东林寺,云泉处处行。
近臣那得识,禅客本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