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采菊图

餐英人去已千年,留与先生泛酒船。
昔日避谗今避世,黄花独识两翁贤。

作品评述

《渊明采菊图》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离世已久的英人,他留下了与艾性夫一起泛舟畅饮的美好回忆。诗人将自己与这位英人相比,从过去避开谗言到如今避世隐居,黄花只有他一个人能够理解这两位先贤的智慧和品德。

这首诗在表面上简洁明了,但其中蕴含了深刻的诗意。首先,诗人通过描绘与英人一同畅饮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其次,诗人将自己与这位英人相提并论,暗示自己也有着类似于先贤的品质和智慧。最后,诗中的黄花象征着明理和高尚的品德,而诗人则以独自理解这两位先贤的智慧和品德而自豪。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先贤智慧的崇敬之情。诗人在与英人共饮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美好的时光和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通过黄花的象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诗人在这首诗中既表达了对过去友谊的珍视,又展示了自己对先贤智慧的理解和尊重。

总的来说,《渊明采菊图》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友谊和先贤智慧的赞美和怀念之情。通过对离世英人的回忆,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对友谊和高尚品德的呼唤和追求。

作者介绍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诗词推荐

东风变蘅薄,时景日妍和。更想千峰夜,浩然幽意多。蕙香袭闲趾,松露泫乔柯。潭影漾霞月,石床封薜萝。夫君非岁时,已负青冥姿。龙虎一门盛,渊云四海推。駸駸步騕褭,婉婉翥长离。悬圃尽琼树,家林轻桂枝。声荣徒外奖,恬淡方自适。逸气凌颢清,仁祠访金碧。芊眠瑶草秀,断续

怪石堆云矗太空,女娲炼出广寒宫。一轮常满阴晴见,万古无亏昼夜同。擣药声繁驱白兔,漏天孔正透清风。肖明自照如来境,肯学嫦娥西复东。

诗是同不址杯水,明经谈笑博青紫。两石争如识一丁,长枪得胜毛锥子。夫君稽古岁月深,雕虫童习素所耻。奋身刀剑亦借径,未能免俗聊尔耳。朝来免胄翰墨场,妙发穿杨三昧矢。神人换鼻许正郎,朱衣点头相行季。仙霞绝顶雪漫天,快上扶折九万里。明春跃马白玉京,都人争看龙烧尾。

心地清凉日日秋,怕沾尘土莫低头。置身不在众人下,处处皆成百尺楼。

动指不须占染鼎,去毛切莫拗蒸壶。

阴阴绿润暗啼鸦。陌上断香车。红云深处春在,飞出建章花。春此去,那天涯。几烟沙。忍教芳草,狼藉斜阳,人未归家。

还源根本杳难穷,秘密玄微造化中。白日昏迷常不见,青龙雾晓大家同。阴阳青里和烟碧,天地相鲜似火红。直要審详知道理,丹成千载上升功。

石氏遗文在,凄凉见故园。轻风思奏乐,衰草忆行轩。舞榭苍苔掩,歌台落叶繁。断云归旧壑,流水咽新源。曲沼残烟敛,丛篁宿鸟喧。唯馀池上月,犹似对金尊。

宗迹通,说亦通,两处由来剑刃锋。八还要义漫天诀,七处徵心理一同。

一带峰峦云更遮,倒骑铁马过流沙。东西南北中央佛,共饮乾坤一碗茶。

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

镜裹从渠白发添,吟边抵掌复掀髯。十年为客甘清苦,一枕忘情付黑甜。短褐怯风绵未絮,破窗漏月纸重粘。梅花应念人孤寂,寒夜吹香入竹帘。

梁州一曲当时事,记得曾拈玉笛吹。端正楼空春昼永,小桃犹学淡燕支。

一夜清霜逗晓晴,桑林脱叶似滩声。云边恰有惊鸿过,直作滩头细橹鸣。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枕边清血。梦好离肠切。笑倚柳条同挽结。满眼河桥烟月。莺啼新晓璁珑。罗窗寂寞春空。只许梦魂相近,此生枉是相逢。

兴平烹琼乳,咸阳摘冰枝。秦女点山日,张公开谷时。刻破玉浆壶,泛融金酒卮。适从关中寄,不见博士卑。

恰如刽子气雄豪,便向咽喉下一刀。五脏肝心皆砉出,方知王法不相饶。

混处还须转侧看,底时妙在一丝端。闲云卷雨秋空阔,明月流辉夜水寒。棹破波光华细碎,梦惊蓬晓影团圞。真机分应头头准,却出黄芦把钓竿。

逢贼得命,更望复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