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壬午发利州

两岸骚骚麦尾黄,茅檐半瓦荫垂杨。
牧儿吹笛随归犊,浅草平沙暝色苍。

作品评述

《四月壬午发利州》是宋代洪咨夔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四月壬午发利州,
两岸骚骚麦尾黄。
茅檐半瓦荫垂杨,
牧儿吹笛随归犊。
浅草平沙暝色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间的景色和氛围。诗人描述了岸边麦田尽黄,茅屋下半瓦荫蔽垂柳的景象。牧童吹着笛子,引领着牛羊归家。在浅草和平沙地上,夜幕降临,一切都变得苍茫。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四月的美丽和宁静。黄色的麦田、垂柳和牛羊归家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诗人通过牧童吹笛的形象,将自然与人类活动相结合,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最后两句表达了夜幕的降临,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苍凉之感。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约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四月田园的景色,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湖海浮学二十年,重来春色尚依然。杏花篱落喷红雾,杨柳林塘护绿烟。草暖村人出游地,鸠鸣刺史劝农天。觉场独在三灾外,试问支郎第几禅。

玉门关外絮飞空,破虏营前昼影浓。可便消兵无好术,忍教攀折怨春风。

秋至天地闭,百芳变枯草。爱尔得雄名,宛然出陈宝。未甘阶墀陋,肯与时节老。赤玉刻缜栗,丹芝谢雕槁。鲜鲜云叶卷,粲粲凫翁好。由来名实副,何必荣华早。君看先春花,浮浪难自保。

闻鸡击楫旧英雄,何处山河是洛中。龟土坼烟秋望雨,兔轮生晕夜占风。醾芜只为王孙绿,菡萏难胜越女红。今日最怜羊叔子,鞑尘同污鹿门翁。

他时夜雨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环碧亭前碧玉枝,森森连璧揖多姿。节涵宿雨苍龙并,梢舞晴云翠凤差。架雪凌霜俱有志,怀仁抱义本同时。戚垣密协如苞瑞,盛事应先黼扆知。

梅送清香到酒边,东君伎俩已先传。稜稜梢外殊无冷,点点花中各有天。霜洁冰清时未正,风和日暖老相便。一杯适意毋空度,添一年时减一年。

建勋各有志,而我齿已疏。除书喜之子,试吏东海隅。满怀贮忠义,陈编陋严徐。平生困末路,龙蠖意不舒。定交青云表,凛凛国士徒。执颜肯顾我,曾未鄙非夫。破愁有斯人,我邻知不孤。危言解补天,决折已非图。成名聊尔尔,国器自时须。收功从兹始,良骥骛修途。开樽稍黔突,惭愧

破钁头边用得亲,入廛不拨万机尘。牢关劄断三江口,要被随波逐浪人。

早晚辞班列,归寻旧隐峰。代移家集在,身老诏书重。药秘仙都诀,茶开蜀国封。何当答群望,高蹑傅岩踪。

寒威薄。绣帷人未觉。啄蕊争枝喧冻雀。锦笺呵笔写迥文。玉箸长垂不见君。北去马蹄冲塞雪,南来雁字隔衡云。隔衡云。消息断。思君但把

英英白云浮在天,下无根蒂旁无连。西风来吹欲消散,落日起望心悠然。愿回羲和借光景,常使秀色当檐边。时来不道能为雨,直以无心最可怜。

高论听悬河。先知新诗问老坡。手冷不甘寒气早,谁呵。更被黄花笑鬓皤。风竹乱婆娑。老我衰颜藉酒酡。佳节重逢真可赏,赓歌。陶令壶觞

郑相清贤慎有馀,好鱼鱼至竟何如。退鱼留得终身禄,禄在何忧不得鱼。

百尺谯城一凭栏,提封占尽古常山。公私雨足耕畴遍,赤白囊空寒候閒。拨剌河鲂供大嚼,含糊赵瑟劝酡颜。正应此地从军乐,先播辞人丽藻间。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树石丛丛别,诗家趣向幽。有时闲客散,始觉细泉流。蝶到琴棋畔,花过岛屿头。月明红藕上,应见白龟游。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重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时危挹佳士,惨淡随回鹘。佯狂真可哀,死泪终映睫。

吃粥了也未,赵州无忌讳。更令洗钵盂,太煞没巴鼻。悟去由来不丈夫,这僧那免受糊涂。有指示,无指示,韶石四楞浑塌地。入地狱,如箭射,云岫清风生大厦。相逢携手上高山,作者应须辨真假。真假分,若为论,午夜寒蟾出海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