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顾炎武的《雨中送申公子涵光》
拼音和注音
bīng zhōu chéng wài wú xíng kè , qiě gòng liú kūn tīng yè j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并州: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
无行:无行wúxíng行为恶劣;品行不好有才无行
行客:行旅;客居。过客;旅客。指后到的客人。与坐客相对。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原诗
十载相逢汾一曲,新诗历落鸣寒玉。
悬瓮山前百道泉,台骀祠下千章木。
登车冲雨马频嘶,似惜连钱锦障泥。
并州城外无行客,且共刘琨听夜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