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日迟风细午阴微,柳外青骢去若飞。
过得水村闻笑语,几家扶得醉人归。

作品评述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欢乐的乡村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共融。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太阳偏西、微风细雨、柳树外面一匹青骢马飞驰而过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人在行走途中经过水村,听到村民们的欢笑声,感受到了乡间人情的温暖和快乐。最后,几家人扶着醉酒的战友归家,展现了友情和归属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自然景物和人情风景,给人以宁静、舒适、愉悦的感觉。通过作者对细微之处的关注,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生活的细腻和情感的温暖。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太阳偏西,微风细雨,午后阴云蔽日。
柳树外面,一匹青骢马飞驰而过。
我经过水村,听到欢笑声。
几家人支撑着醉酒的朋友回家。

这首诗词通过具象的描写展示了自然风景和人情景色,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与宁静,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宜人舒适的感觉,让人愿意沉浸其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箕颍文章士,仪同社稷功。惟公承庆裔,有意振家风。祠禄真崇道,郎潜叹老冯。伤心循吏手,齎志九原中。

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

道本虚无,虚无生一,一二成三。更三生万物,物皆虚化,形形相授,物物交参。体体元虚,头头本一,未许常人取次谈。虚无妙,具形各相貌,虚里包含。虚中密意深探。致虚极、工夫问老聃。那虚寂湛然,无中究竟,虚无兼达,勘破瞿昙。象帝之先,威音那畔,清净虚无孰有儋。诸玄眷

萧洒低低屋,虚明小小窗。客间那得许,窗外更寒江。

绿杨春雨,金线飘千缕。花拆香枝黄鹂语,玉勒雕鞍何处。碧窗望断燕鸿,翠帘睡眼溟蒙。宝瑟谁家弹罢,含悲斜倚屏风。

为爱荷花并蒂开,便将荷叶作金杯。桃根桃叶俱殊色,且看相携渡水来。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华年心力九分殚,泪渍蟫鱼死不干。此事千秋无我席,毅然一炬为归安。

耳听鋗玉,目瞻熉珠。乐人周奏,们参汉图。神人来况,天地同符。亦既见帝,王心则愉。

唐人旧吟处,古愉书多阴。欲去有余恋,片云飞碧岑。

君才可从六龙飞,便合超腾向日畿。曾使诸生馆下立,又骑一马醉中归。江山得助云蒸笔,桃李不言春上机。归去来园花似海,子行吾且闭柴扉。

路才容马尽荒茅,谁识仙人旧钓鳌。流水不随船影断,乱山犹带弹痕高。春烟粉黑重生葑,暮雨灰红半拆桃。今日故宫何处问,东风应长对江涛。

弊居橘亦自南移,爱护栽培费岁时。前此实成酸苦甚,应由与德不相宜。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不可毁,不可赞。迩古迄今光灿烂。镇州萝卜大三斤,桶裹水兮钵裹饭。

多金空旧产,短褐尽平生。蒿里閟春色,桐江流哭声。人怜天不与,妇少子犹婴。如有山涛在,应忘顾后情。

风急平林日御徂,乍惊哀柝散城乌。壁灯爆尽宵初半,邻杵无声月自孤。事往拊心怀感遇,忧来顾影叹头颅。三年汉上曾今日,不谓仍陪楚大夫。

功名壮节易华颠,扬簸翻羞糠秕前。老子炉锤无别巧,精粗良窳任天然。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客位苔生处,依然又赋诗。

我迁海康,实编于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乘流得坎,不问所因。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