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侍郎挽诗

肮脏常三黜,脂韦或万钟。
芸芸终有谢,炯炯此何穷。
雏穴皆鸣凤,生涯仅老龙。
轮囷忧世拒,抚事转冲冲。

作品评述

《袁侍郎挽诗》是宋代文人魏了翁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袁侍郎的形象和生活境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肮脏常三黜,
脂韦或万钟。
芸芸终有谢,
炯炯此何穷。
雏穴皆鸣凤,
生涯仅老龙。
轮囷忧世拒,
抚事转冲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袁侍郎为主题,通过对他的描述和生活现状进行反思,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诗的开篇,作者以"肮脏常三黜"的语言描绘袁侍郎的处境。"肮脏"指的是袁侍郎的衣衫褴褛、不整洁,"三黜"则指袁侍郎经历了三次贬官的遭遇。这一描写传达出袁侍郎的悲凉和疲惫,展示了他身处逆境的困苦。

接下来的两句"脂韦或万钟"表达了袁侍郎曾经的荣华富贵。"脂韦"指的是袁侍郎以前锦衣玉食的生活,"万钟"则象征了他昔日权势和财富。这一对比突出了袁侍郎过去与现在的反差,凸显了光阴易逝和世事无常的主题。

下一联"芸芸终有谢,炯炯此何穷"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必然的离别。"芸芸"代表众多的人,"谢"则指代逝去,意味着人生的终结。而"炯炯"形容眼睛明亮有神,与前句的谢形成对比,强调了袁侍郎的坚守和不屈的精神。最后一句"此何穷"反问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表达了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雏穴皆鸣凤,生涯仅老龙"通过比喻表达了袁侍郎的才情和遭遇。"雏穴"代表平凡之地,"凤"象征着才华出众的人。这里说"雏穴皆鸣凤",意味着袁侍郎才华横溢,然而他的生涯却只能像老龙般渐渐衰老。这种比喻传达了袁侍郎的无奈和遗憾之情,凸显了天才被时代遗忘的主题。

最后两句"轮囷忧世拒,抚事转冲冲"表达了袁侍郎对世事的态度和情感。"轮囷"意味着袁侍郎周围的烦扰和纷争,"忧世拒"表达了他对这些世事的烦恼和厌倦。"抚事转冲冲"则表明袁侍郎对于世事的态度转变,从抚摸事物到迎着冲击。这里表达了袁侍郎的坚定和决绝,他选择积极应对困境和挑战。

总的来说,《袁侍郎挽诗》通过对袁侍郎的形象描绘和生活遭遇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变迁,以及个体在时代变迁中的沧桑和遗忘。诗词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袁侍郎坚守和不屈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勾勒出了袁侍郎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橙橘方粲粲,鱼虾亦多多。能舂半年粮,岂惜一见过。良夜月如霜,听我苦别歌。翳翳葭芦乡,风定水自波。或者阻君舟,柰此伫立何。

丹凤辞旧楼,四海求其凤。偶来梧竹间,振翮鸣朝阳。众禽不自揣,竞欲依余光。神物要自珍,微羽那足当。了知霄汉姿,不集灌莽场。所忧燕雀杂,坐更鸿鹄藏。丹山有佳侣,足以陪双翔。人间勿为留,归哉白云乡。

空空古廊殿,寒月落斜晖。卧听未央曲,满箱歌舞衣。

黍离不复雅,孔子修春秋。扶王贬吴楚,大法加诸侯。妄儒泥於鲁,甚者云黜周。大旨既已矣,安能讨源流。遂令学者迷,异说相交钩。黎生西南秀,挟策来东游。有司不见采,春霜滑归輈。自云喜三传,力欲探微幽。凡学患不强,苟至将焉廋。圣言简且直,慎勿迂其求。经通道自明,下笔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不裹头,又不履,相识虽多少知己。问翁毕竟何所止,笑言只在红尘里。秋风猎猎行云飞,老人此意无人会,目注云归心自知。黄口小儿莫相笑,老人旧日曾年少。浪迹常如不击舟,地角天涯自知跳。亦曾乐半夜,传筹

手持经卷,付与同伦。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初雨过符离,云霞望欲迷。垂鞭信马去,傍辇听莺啼。山绕行营外,溪回帐殿西。夜深闻鼓角,天近月华低。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降奚能骑射,战马百余匹。甲仗明寒川,霜囗囗囗囗。囗囗煞单于,薄暮红旗出。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脱却囗囗囗,囗囗沦狄天。匈奴不敢出,漠北开尘烟。

酷爱鹅溪水,潺潺傍马流。落梅寒崦静,啼鸟暮村幽。我病今朝已,君家有酒不。新斋最奇绝,犹得少淹留。

东山有蕨萁,南山有蕨萁。西山有蕨萁,北山有蕨萁。采采蕨萁,晨露未晞。荆棘离披,筐筥携持。长镵深入土,短褐寒风吹。采采蕨萁,可以疗饥。以簸以炊,为饧为饴。食少不下咽,食多伤人脾。去年岁歉食无糜,橡栗拾尽民流离。今年岁歉田无稗,蕨萁食尽将安之?美食大官馔,仁心

月渐高虽小,星全隐不明。老夫偶有酒,独酌过三更。世间千万户,谁是倚楼人。今夜中秋月,危栏一病身。

日出山门晓,日入山径阴。区区昏复旦,役役古犹今。竹瘦人群玉,菊荒文碎金。泛观难究理,默识自明心。

嵯峨千仞永康山,石路终朝转屈盘。政恐乘高伤远目,忽然烟雾锁峰峦。

诗到黄初字永和,半生西望遡明河。已招学士来儒馆,更欠山人拜谏坡。四库旧书存有几,五朝遗老苦无多。传闻将讲临雍礼,小驻骊驹白玉珂。

湖海归来近,山林兴故长。勇辞黄阁掾,却上白云乡。缥缈书楼壮,凄凉笔冢荒。家声传二妙,公死未应亡。

春尚早。春入湖山渐好。人去人来虽未老。酒徒犹恨少。梅落桃开烟岛。日日更吹香草。一片芳心拚醉倒。冷云藏落照。

字读之即仆旧诗其落句云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然不知题者何人也微之吟叹不足因缀一章兼录仆诗本同寄省其诗乃是十五年前初及第时赠长安妓人阿软绝句缅思往事杳若梦中怀旧感今因酬长句十五年前似梦游,曾将诗句结风流。偶助笑歌嘲阿软,可知传诵到通州。昔教红袖佳人唱,

长日官曹迄未闲,佳辰一笑颇相关。万情同乐那容失,四者来并每坐悭。歌酒恐孤灯市月,烟霏犹噎海门山。龙公可复会事发,汛扫阴霾弹指间。

玉瓣凉丛拥翠烟,南薰池阁灿云仙。芳林园里谁曾赏,檐卜坊中自可禅。明艳倚娇攒六出,净香乘烈袅孤妍。风霜成实秋原晚,付与华灯作样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