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学士舍人早春

陋巷冬将尽,东风细杂篮。
解牵窗梦远,先是涧梅谙。
茶癖金铛快,松香玉露含。
书斋山帚撅,盘馔药花甘。
雅得琴中妙,常挪脸似酣。
雪消闻苦蛰,气候似宜蚕。
密勿须清甲,朝归绕碧潭。
丹心空拱北,新作继周南。
竹杖无斑点,纱巾不著簪。
大朝名益重,后进力皆覃。
至理虽亡一,臣时亦说三。
不知门下客,谁上晏婴骖。

作品评述

《和毛学士舍人早春》是唐代贯休的一首诗。诗人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对文学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为:
陋巷冬将尽,东风细杂篮。
解牵窗梦远,先是涧梅谙。
茶癖金铛快,松香玉露含。
书斋山帚撅,盘馔药花甘。
雅得琴中妙,常挪脸似酣。
雪消闻苦蛰,气候似宜蚕。
密勿须清甲,朝归绕碧潭。
丹心空拱北,新作继周南。
竹杖无斑点,纱巾不著簪。
大朝名益重,后进力皆覃。
至理虽亡一,臣时亦说三。
不知门下客,谁上晏婴骖。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陋巷即将过冬,东风吹拂着细碎的篮子,窗外的景色勾起远方的梦。先是迎来了涧边的梅花,后又品尝到清香的茶和松香般的甘露。书斋打扫过后,摆放着美食和药材,琴声优雅,常常沉浸其中。随着雪融,听到苦蛰虫微弱的呼唤,气候似乎适合养蚕。诗人温馨地勉励自己不必清除甲胄,只需绕着碧潭往家走。虽然理想虽一时不存在,但仍然继续在北国创作新作,延续着周南之风。手持竹杖,头上无纱巾,不佩戴簪子。大朝名声日益重大,后进之才都在奋发进取。至理虽然丧失一人传承,但臣子们仍在谈论这三人。诗人不知道有多少门下的学生能够超越晏婴骖。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早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通过窗户向外看,触景生情,使得诗人的思绪由远及近,由感慨人生到对文学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清淡、质朴的诗意。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对文学创作的渴望。整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闲适和愉悦,表达了对文人境遇和作品的追求,蕴含了深意。

作者介绍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诗词推荐

喧卑背城市,旷荡临溪水。车流溯绝壁,河润及桃李。居人有佳思,过客得新喜。中桥一回顾,欲入迷所自。

首秋初望敛阶蓂,侍宴千官拱大庭。法部重翻慈寿曲,译场初上贝多经。宝邻双节遥驰传,玉塞重关尽撤扃。企望璇宫同祝圣,天南已见老人星。

良辰寻胜到禅阁,尽日澄怀水石间。白酒黄花聊自若,盛游何必羡龙山。

江头千树纷纷,纸上不堪狼藉。翻思洞口风流,忽见半梢横出。

诗人固长贫,日午饥未动。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天公非不怜,听饱即喧哄。君为三郡守,所至满宾従。江湖常在眼,诗酒事豪纵。奉使今折磨,清比于陵仲。永怀茶山下,携妓修春贡。更忆槛泉亭,插花云髻重。萧然卧灊麓,愁听春禽哢。忽见早梅花,不饮

灵峰特立万山中,秋逼浓岚愈郁葱。旁绝逶迤虽寡助,其如气象自摩空。

溪流两岸秋,日落千山暮。一亭压其间,登览洗万虎。胸襟富丘壑,方领此幽趣。掷饵来潜鳞,围棋惊过鹭。酒壶展逸兴,渔唱续远浦。安得哦松来,捻髭同觅句。

绿阴深护碧阑干,拂拂春愁不忍看。燕子未归花落尽,一帘香雪晚风寒。

小池山额垂螺碧。绿红香里眠鸂鶒。波面翠云开。仙槎天上来。吹将红日落。懊恼严城角。风月此时情。知君华发生。

清德曾瞻启庆碑,孙曾清更畏人知。只缘一介弗轻取,坐使斯民不忍欺。濑水家传御书卦,宣城手写送行诗。典刑尚继金銮旧,马氏一门谁白眉。

震维芳月季,宸极众星尊。珮玉朝三陛,鸣珂度九门。挈壶分早漏,伏槛耀初暾。北倚苍龙阙,西临紫凤垣。词庭草欲奏,温室树无言。鳞翰空为忝,长怀圣主恩。

八八相催尽不穷,乾坤日月总包笼。行年谁道今朝定,定在庖牺一画中。

三日晴泥尚没几,几将风雨过年华。湘东二月春才到,恰有山樱一树花。

追思往事真堪恨,误却南兵是蔡州。

以为异人。后十年,筑室黄冈之北,号静安居士。作此记之。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溪山好处便为家。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春入台门,又见染、柳丝新绿。对此景,一年为寿,一番添福。莫怪凤池颁诏晚,要教淮水恩波足。听边民、千岁颂声中,重重祝。堂萱茂,庭枝馥。歌倚扇,杯持玉。共劝君一醉,满斟醽醁。今夜东风吹酒醒,明朝万里骑黄鹄。向九霞、光里望宸辉,看除目。

一霎山前春雨乾,丛林气韵洗衰寒。水明玉兔随征棹,线重金鳞上钓竿。午钵莫嫌分饭甑,千僧无念集蒲团。化机妙应头头准,手眼通身不著谩。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白衣拜相,平地登仙。是不知有,别无秘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