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绝句诗十四首

三台夕照尚余曛,相望于坟与岳坟。
一自苍公藏骨后,湖山如画遂三分。

作品评述

诗词:《西陵绝句诗十四首》
朝代:清代
作者:李邺嗣

三台夕照尚余曛,
相望于坟与岳坟。
一自苍公藏骨后,
湖山如画遂三分。

中文译文:
夕阳的余晖映照着三台山,
它们与坟墓和岳坟相互对望。
自从苍公的骨骸埋葬之后,
湖山景色如同画卷,分为三方。

诗意和赏析:
《西陵绝句诗十四首》是清代李邺嗣创作的一首绝句诗,描绘了中国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地区的景色和历史传说。

首先,诗中提到的"三台"指的是西陵地区的三座山峰,它们被夕阳的余晖照亮,显得美丽壮观。"夕照尚余曛"表达了夕阳美景的余晖,意味着一天的辉煌即将结束,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接下来,诗人提到"相望于坟与岳坟",指的是这些山峰和陵墓相互对望。这里的"坟"和"岳坟"暗指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墓地,可能是指三国时期的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庙和陵墓,或者是其他历史名人的墓地。这种山峰和陵墓的对望,给人一种历史与自然相融合的感觉,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山水和人文的紧密联系。

最后两句"一自苍公藏骨后,湖山如画遂三分",表达了苍公(可能指诸葛亮)去世后,整个湖山地区就像一幅画卷被分为三个景色。这里的"三分"可能指的是三座山峰的景色,也可以理解为苍公的精神永远融入了湖山之中,使得湖山变得更加美丽和庄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人文的描绘,展现了西陵地区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通过描写夕阳、山峰和陵墓的交融,表达了对历史传承和自然景观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和谐共生关系。

诗词推荐

雨香不及露华香,竹液花膏馥葛裳。侬与晓星成二客,更无人共上番凉。筠箕苕帚两无踪,窃果畦丁职不供。老子不来才几日,松花槲叶满亭中。

无根树子,混盳非出入。头尾应皆急,妙了过这边,渡海何曾湿。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市相逢咽不通。独闭柴荆老春色,任他陌上暮尘红。

玉妃步月影毵毵,燕罢瑶池酒正酣。半夜不知香露冷,春风吹梦过江南。

守株林。无作用、空处独卧高岑。石枕草衣偃仰,极目观临。水桃山杏,随分吃、且盗阳阴。款款脱、尘躯俗状,三叠琴心。舞胎仙论浅深。自然见、不须重恁搜寻。已通玄妙,得步琼林。玉花丛里,从此便、养透真金。莹静与、清风皓月,长做知音。

阑干掐遍等新红。酒频中。恨匆匆。投得花开,还报夜来风。惆怅春光留不住,又何似,莫相逢。月窗何处想归鸿。与谁同。意千重。婉思柔情,一旦总成空。仿佛么弦犹在耳,应为我,首如蓬。

高阁无风华屋热,正午四邻还往绝。张侯不厌过市烦,呼我柳堤鸣躞蹀。城如虬背卧逶迤,城上戍楼虬白鬐。一水贯来深宛转,万家围去绿参差。嚣尘塞眼那能避,未暇解衣聊埽地。可怜系马着垂杨,可怜台榭对池塘。无限芳洲生杜若,芙容菡萏倚新妆。鸳鸯相对鸬鹚舞,飞去黄鹂独无语。

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林僧洗山缽,正了寒堂食。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政昏昏。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白雪如玉,皇人寿谷。白雪如霜,皇人乐康。还余驾兮归来,覃威德於八荒。

祁公清德老,在昔相先帝。青云吐论高,白璧持身锐。待俗无町畦,取人兼揭厉。甘贫安车后,直道洪钧际。每闻天下士,行业若材艺。未见比调饥,况乃挹襟袂。早尝登公门,顾睐叨末契。谓有金石姿,良工心磨砺。仰瞻通德衢,独立耆英第。评书草圣优,煮荈云腴细。遗墨秘巾箧,感激

时雨蒙蒙,自西及东。日月所至,罔不率从。

悲翠列成千嶂碧,琉璃泻出两溪寒。

牛牵碧蔓自绕,鸡耸朱冠欲争。菱葩可范伯雅,蓼节偏宜面生。

郁郁芳兰,佩服珍之。温温恭人,福屐绥之。

坐镇清朝独殷然,闲征故事数前贤。用才同践钧衡地,禀气终分大小年。威凤本池思泛泳,仙查旧路望回旋。犹怜绮季深山里,唯有松风与石田。

独榻孤扉木几双,小窝可受北风降。带霜枫叶寒供火,随月梅梢瘦入窗。梦熟不知衾似铁,睡醒何用酒盈缸。近山最有松声好,卧听空潮上浙江。

轻霞朝日两微茫,沙路骎骎十里强。照水有情枫叶赤,倚崖无数菊花黄。兴酣争举凌云笔,醉熟重浮滟海觞。明日蝶愁人亦懒,未须归去苦匆忙。

汝何官?金大将。汝何名?陈和尚。好男子,明白死。生金人,死金鬼。胫可折,吻可裂,七尺身躯一腔血。金人愤泣元人夸,争愿再生来我家。吁嗟乎!衣冠左衽尚不耻,夷狄之臣乃如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