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庭分帛

赤子须摩抚,红尘几送迎。
幕张云匼匝,车列鉴鲜明。
岂是朘民血,空教适宦情。
忍闻分竹者,竭泽自求盈。

作品评述

《彤庭分帛》是宋代诗人罗大经的作品。该诗以描述赤子摩挲抚摸并送别红尘的场景为主线,揭示了朝廷权力分享的现象。诗的中文译文为:

赤子须摩抚,
红尘几送迎。
幕张云匼匝,
车列鉴鲜明。
岂是朘民血,
空教适宦情。
忍闻分竹者,
竭泽自求盈。

诗意充满了对权力斗争和权谋的揭示与思考。以“赤子”、“红尘”为象征,表达了生命中走入世俗、投身社会的无奈和矛盾之情。诗中提到的“幕张”和“车列”,暗喻了权势之争,隐含了官场的不公和勾心斗角。

诗中借用了“朘民血”和“适宦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卑微百姓与宦官权力之间的对比和矛盾的思考。朘民血,指的是朝廷政权的来源是百姓的血和汗,而对此贡献最大的却是广大的农民,他们随时都可能因战争、灾难而献出生命。而适宦情,则暗示了看似美好的权势身份却常常面临各种利益纷争和艰难抉择。

最后两句“忍闻分竹者,竭泽自求盈。”明确点出了权势斗争背后残酷的现实。官员们为了争取更多的份额,往往不择手段,竭尽所能去争取权力和财富。这种权力斗争常常伤害到百姓,加剧社会的不公与混乱。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启示,通过朴素的形象与深刻的内涵,揭示了现实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情,呼吁人们应保持纯真的内心,不被权势蒙蔽。

诗词推荐

道人冰雪窝,岩栖称岑寂。洞门白日阴,三径青苔色。片云檐外生,落叶阶前积。更深竽火红,昼静茶烟碧。淡泊中自怡,安居无不适。彼美西方人,时时劳念忆。

圣人不避嫌,小人不避耻。伊尹放太甲,董贤居高位。嗟嗟若此人,堪爱复堪鄙。

西崦水泠泠,沿冈有游亭。自从春草长,遥见只青青。

一溪清水浸余霞,风里归鸿字脚斜。今夜不知何处宿,路回山崦两三家。

银湾初霁暮雨。鹊赴秋期去。浅月窥清夜,凉生一天风露。纤巧云暗度。河桥路。缥缈乘鸾女。正容与。西厢旧约,玉娇谁见私语。柔情不尽,好似冰绡云缕。回首天涯又怨阻。无语。西风魂断机杼。

红楼遥隔廉纤雨。沉沉暝色笼高树。树影到侬窗。君家灯火光。风枝和影弄。似妾西窗梦。梦醒即天涯。打窗闻落花。

龙岂分勤惰,司存想异方。萗雩均此意,丰歉竟殊疆。惠戒憎漏网,君宁专击强。东南有偏熟,鄙语未应忘。

酒弄三竿日,诗成一枕风。寒声落鸿雁,秋意著梧桐。

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旧识窗前桂,经霜更待攀。

病间百念屏,寒窗无与皆。吾公那窟室,学士且高斋。今日明粢彻,诘朝阊阖排。犹寻淡生洗,泚笔当俳谐。

论思厌久,动莼鲈清兴,轻辞丹极。佩玉腰金归故里,光照湖山秋色。八座仪刑,九重尊宠,才大今词伯。汉家豪俊,一时谁是勍敌。三径旧日家声,华堂深稳处,频开瑶席。春在壶中真自有,一境珠宫仙掖。谭尘挥风,罚筹如猬,数困尊前客。故应元放,举杯狂醉轻掷。

劳将白叟比黄公,今古由来事不同。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

开元盛日,爱名花绝品,浅红深紫。云想衣裳□□映,曲槛软风微度。君群玉山头,瑶台月下,一□香凝露。嫣然倾国,巫山肠断云雨。借问标格风流,汉宫谁似,飞燕红妆舞。解释春风无限恨,博得君王笑语。七宝杯深,蒲萄酒满,胜赏今何许。沉香亭北,倚阑终日凝伫。

奎宿如何号木狼,尾箕虎豺若为群。黑心人面凡皆是,瑞物如何无凤凰。

优优至道贵居宽,休把浮名着意看。身在九宵牢着步,些儿下了上应难。

一气转一大藏教,顿渐偏圆权与实。无边妙义炳然彰,元来一字也不识。

玉币牲牷分荐享,羽旄干鏚递成容。一德惟宁两仪泰,三才保合四时邕。

为我轻攀绿柳枝,带花低护笑携归。日长深院微风动,要看鬆绵当面飞。

桔槔灌蔬固已非,竹笕浇花宜见讥。杏繁梅瘦种性别,一气生杀均天机。细推物理孰不尔,抟风未可嘲卑飞。君其置之且共酌,白酒方熟黄鸡肥。

西岩一径通,知学采芝翁。寒暑丹心外,光阴白发中。水深鱼避钓,云迥鹤辞笼。坐想还家日,人非井邑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