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公燕诗九首(其四)仲宣》
拼音和注音
huá dèng tǔ qīng guāng , fēi gài zì pái hu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徘徊: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清光:1.皎洁明亮的光辉。2.敬称他人的容貌丰采。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浮云撤重阴,流猋四座来。
西临柏阳山,南望铜雀台。
回首出中原,旷然千里开。
公子大置酒,弦管间行杯。
华镫吐清光,飞盖自徘徊。
古人一含情,于今安在哉。
乱离常苦多,欢极令我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