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恪郎中知襄州

魏公德业冠当年,汝守威名竦汉边。
将相传家俱未远,子孙到处各推贤。
风流最喜君真似,符竹连分政得专。
岘首重寻碑堕泪,习池还指客横鞭。
逃亡已觉依刘表,寒俊应须礼浩然。
当有郡人知古意,栏街齐唱接篱篇。

作品评述

诗词:《送王恪郎中知襄州》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魏公德业冠当年,
汝守威名竦汉边。
将相传家俱未远,
子孙到处各推贤。

风流最喜君真似,
符竹连分政得专。
岘首重寻碑堕泪,
习池还指客横鞭。

逃亡已觉依刘表,
寒俊应须礼浩然。
当有郡人知古意,
栏街齐唱接篱篇。

这首诗是苏辙的作品,题为《送王恪郎中知襄州》。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魏公的德业在当年独领风骚,
你守护着威名,挺立在汉边。
将相的名声传承至今未远离,
子孙们到处都推举贤能之人。

风流的人最喜欢你的真实,
你将政务分配得井井有条。
我重赴岘首,寻找那块碑石,流下泪水,
回到习池,看着你指挥着客人的马鞭。

你已经感到逃亡的压力,依附于刘表,
你这位寒俊之士应该效仿礼义的浩然之风。
当地的人们应该理解你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街上的人纷纷唱和你的诗篇,接过你的篱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送别王恪郎中去襄州任职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王恪的赞赏和祝福。

首先,诗人称赞了王恪的品德和才能,将他与魏公相提并论,认为他在守护边疆时有着威名和声望。

其次,诗人提到将相家族的传承,表示王恪并非偶然之才,而是代代相传的家族中的杰出人物。

接着,诗人赞美王恪的真实和风流,认为他在处理政务时公正无私,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王恪的离别之情。他前往岘首寻找碑石,可能是为了寻找历史的印记和纪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伤感。

最后,诗人鼓励王恪要遵循礼义之道,不忘浩然之风,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整首诗以送别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王恪的景仰和祝福之情,同时也通过对王恪的赞美,表达了对忠诚、才能和公正的推崇。诗人还融入了自己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王恪离别的感伤之情。整体上,这首诗写意深远,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时代和人物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倚楼历历算行藏,囏阻颠危暗自伤。垂近七旬天所借,孰怜三岁父云亡。岭南蛊毒千山雾,燕北毡寒六月霜。殿榜郡符皆画饼,空余骨痛似金疮。

仁心广大麟难比,寿骨清奇鹤不知。

睡过花阴一丈,愁深酒力千钟。梦魂不得似游蜂。瓶花无密约,到处自神通。天上西湖似锦,人间骄马如龙。今年不与去年同。飘零终不恨,难与故人逢。

雨湿菰蒲斜日明,茅厨煮茧掉车声。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何处樵渔将远饷,故园田土忆春耕。千峰万濑水潏潏,羸马此中愁独行。

十行泥检润琼芝,序转仙曹汉省围。月隐偃波三署笔,光添侍史五时衣。星躔入夜哀乌动,军盖迎晨雊雉飞。几日霄涂归奏御,景龙妍唱掩牙绯。

吉日简清时。从君出西园。方軐策良马。并驰厉中原。北临清漳水。西看柏杨山。回翔游广囿。逍遥波渚间。

终始为全德,生荣没亦荣。里人悲画翣,郡吏拜铭旌。石马天麟肖,松枝国栋成。更看追孝意,捧土作新茔。

真人蹑身凌紫霞,下悯濁世长咨嗟。崇楼杰阁耀金碧,开阐至道非雄夸。仙茅连山可度世,守此规规如井蛙。灵云一笑万事毕,到今福地空桃花。

苍桧丹枫古渡头,小桥横处系孤舟。范宽只恐今犹在,写出山阴一片秋。

白蘋红蓼碧江涯,日暖双双立睡时。愿揭金笼放归去,却随沙鹤斗轻丝。

晚岁辞荒塞,青春赴上都。望云君日近,犯斗客星孤。献纳看多士,衰迟失壮图。功名吾已懒,归拟著潜夫。

天下宣城花木瓜,日华露液绣成花。何须堠子强呈界,自有琼琚先报衙。

烛影摇红,暗垂珠泪如言语。无情本不起斯因,转使余频悟。劝汝何须忧虑。已当日、终南遭遇。拂开眸目,剔正心神,东临琼路。。占真闲,水云游历成霞步。天涯海畔是前期,此处堪停住。等候明明师父。阐玄纱、长生门户。彩霞光里,现出蓬莱,相随归去。

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旱日与炎风,枯焦我田亩。金石欲销铄,况兹禾与黍。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悯然望岁者,出门何所睹。但见棘与茨,罗生遍场圃。恶苗承沴气,欣然得其所。感此因问天,可能长不雨。

迟于春日好于秋,野客相携上钓舟。经略彴时冠暂亚,佩笭箵后带频搊.蒹葭鹭起波摇笠,村落蚕眠树挂钩。料得祇君能爱此,不争烟水似封侯。

曾对寒炉细尽灰,岁番回首重徘徊。山间已有幽人占,门外宁教俗子来。老杜名留修览寺,东坡诗在妙高台。新凉拟洲登山屐,莫待黄花逸与催。

一见知心事,旋观慰月评。慈祥汉循吏,儒雅鲁诸生。莫作周南叹,终期冀北程。新诗连夜读,梅影伴孤清。

千株松下谒癯仙,冷淡烟霞别是天。授与刀圭元不识,却来携手水云边。

关门南北杂戎夷,草木秋来即出师。落日风沙长暝早,穷冬雨雪转春迟。山头堠火孤明后,星外行人四绝时。自古边功何不立,汉家中外自相疑。

蜀都府主迎宾客,赠我蜀锦三百尺。美人蔌蔌弄金梭,鸳鸯机上初成疋。繁花乱蕊皆同心,艳卉中含杜鹃血。玉妃如霜姑射仙,金刀剪破云霞缬。为我裁成合欢被,细意密缝无线迹。道人把玩色相射,银海光摇泪珠滴。却忆故家初破时,绣龙画雉如砂石。绮窗窈窕花离离,红妆万境娇无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