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

两山相负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
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
山深下视云漫漫,径垂石底千屈盘。
松林阴森白日静,忽惊人世如奔湍。
客行不避苦寒出,僧定端居不下席。
人生嗟与草木同,置身所在由初植。
堂中白佛青髻鬟,气象冲淡非人间。
坐令远客厌奔走,径欲筑室依空山。
木鱼桹々夜将旦,星斗欹斜挂山半。
行役有程未可留,将出山门复长叹。

作品评述

《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两山相负为峰麓,
流水重重注溪谷。
游人上寻流水源,
未觉崎岖病双足。

这里描述了两座山峰相对而立,形成了山脚的平地,山脚的流水汇聚形成了溪谷。游人上行寻找流水的源头,却没有感觉到脚下的道路崎岖。

山深下视云漫漫,
径垂石底千屈盘。
松林阴森白日静,
忽惊人世如奔湍。

进入山深之处,眺望云雾茫茫,曲径蜿蜒垂向山底。松林阴森,白日静谧,突然惊觉世间犹如奔腾的急流。

客行不避苦寒出,
僧定端居不下席。
人生嗟与草木同,
置身所在由初植。

无论客人的行程遇到多少困难和寒冷,他们仍然勇敢地出发。僧人定居的道场也不离开他的座位。人生的感慨与草木一样,我们所处的位置最初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

堂中白佛青髻鬟,
气象冲淡非人间。
坐令远客厌奔走,
径欲筑室依空山。

道场堂中供奉着白色的佛像和戴着青色头发髻的僧人,氛围超脱凡尘,不似人间。这让远行的客人厌倦了奔波,决心在这空山上找一片地方修建自己的住所。

木鱼桹々夜将旦,
星斗欹斜挂山半。
行役有程未可留,
将出山门复长叹。

夜晚的木鱼声此起彼伏,天色将近破晓,星星斗转,斜挂在山的半边。行程已定,不能停留,即将离开山门,再次长叹人世之间的无常变迁。

这首诗词描绘了山水之间的景色和人生的感慨,表达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微小和无常,以及对人世间繁忙和虚妄的反思。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和对修行境界的向往。整首诗情意境深远,构思巧妙,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人间莫谩惜花落,花落明年依旧开。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龙跃虬蟠旋作潭,绕红溅绿下东南。春风散入侯家去,漱齿花前酒半酣。

迎春燕子尾纖纖,拂柳穿花掠翠檐。闻道蕊宫三十六,美人争为卷珠帘。

奉亲营小圃,僻在水之湄。霜露蔡公赋,假山慈竹诗。人皆称寿母,我独喜佳儿。八行家风在,三迁忆旧时。

登高丘,望远泽,蓬莱三山不可测。何如具区亿万顷,洞庭连娟向空碧。东风吹尽吴天云,玉盘双螺翠堪摘。我昔东游凤凰台,嵯峨巨鳊如山来。白波不动镜光晓,云帆千幅争先开。中流缩首心茫然,恍如乘云行九天。惊涛忽逐回风旋,砰雷转毂奔雪山。龙伯鬼国见眼前,失势一落狞蛟涎。

见君失意我惆怅,记得当年落第情。出去无憀归又闷,花南慢打讲钟声。

风从何落来何处,百马盘空正号怒。闭户犹恐丘山颓,谁人放舟江海去。庐山之南白云翁,冠带强游京邑中。狐裘包缠不暖体,却羡爰居能避风。

李先生,忒执拗。全真堂下,最难训教。学修行、不尚扶犁,道我咱偏好。再三劝,再四告。认取五色祥云,自然耕道。种紫芝、灿烂灵光,

飘飘为客久,在在与春期。暮雨森寒意,花香閟旧枝。看成南国老,惭诵北山移。已悮世缘恶,怀哉归去迟。

广宁门外二千程,齐鲁河淮坦迤行。突据冈峦高垒险,全收吴楚大江横。南唐入宋沿州堞,西日回风度使旌。老我重题秣陵柳,不知犹似昔年情!

我生诗酒弄林泉,紫诏三呼出洞天。高视尘寰但蚊睫,冷看时辈耸鸢肩。山间已袖婴鳞手,物外今还钓月船。若使儿曹知此乐,人人同得地行仙。

洛阳岁暮作征客,□□□□□□□。相望依然一水间,相思已如千年隔。晴烟霁景满天津,凤阁龙楼映水滨。岂无朝夕轩车度,其奈相逢非所亲。巩树甘陵愁远道,他乡一望人堪老。君报还期在早春,桥边日日看芳草。

一字七字三五字,万象穷来不为据。夜深月白下沧溟,搜得骊珠有多许。

云环独揰{右为乖}细蜻蜓,雪手轻柔玳瑁筝。飞鴈一行挑玉柱,十三弦上语嘤嘤。

轩墀敞御园,草树静高原,游豫思仁祖,庥和逮孝孙。桥山将酹爵,玉馆此停辕,罨画山容在,修蛇电影奔。禽言欣客至,蛩语诉秋繁,阶篆苔纹暗,碑诗钗脚存。圣踪犹可想,衷曲向谁论,倍切乾乾志,虞孤覆载恩。

北园数亩官墙下,嗟我官居如传舍。滹沱北渡马踏冰,西山病归花已谢。落英不见空绕树,细草初长犹可藉。空园一锁不复窥,不觉芳蹊繁早夏。隔墙时时闻好鸟,如得嘉客听清话。今朝试去绕园寻,绿李横枝碍行马。蒲萄忆见初引蔓,翠叶阴阴还满架。红榴最晚子已繁,犹有残花藏叶罅。

清閒消不尽,方觉此身尊。洞古少行迹,山空多烧痕。静知心是佛,生与佛无恩。斋料从谁给,频齏野菜根。

南湖美泉石,君子玩幽奇。湾澳陪临泛,岩峿共践窥。秋风赪桂竦,春景绿杨垂。郢路委分竹,湘滨拥去麾。枉帆怀胜赏,留景惜差池。水木且不弃,情由良可知。

长忆当初,是他见我心先有。一钩才下,便引得鱼儿开口。好是重门深院,寂寞黄昏后。厮觑著、一面儿酒。试撋就。便把我、得人意处,闵子里、施纤手。云情雨意,似十二巫山旧。更向枕前言约,许我长相守。忄欠人也,犹自眉头皱。

居士欹黄帽,曾来照晚晴。至今流虢虢,犹学咏诗声。

各将财本去经营,上国如天好趁晴。未出门时先算帐,如何得到凤凰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