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大雨水涨四首

何处岸颓漂大树,明朝水落阁平滩。
村民争剪为薪去,万事从前预料难。

作品评述

诗词:《江行大雨水涨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方回

中文译文:
何处岸颓漂大树,
明朝水落阁平滩。
村民争剪为薪去,
万事从前预料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场江水暴涨的大雨,展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人们面临的困境。诗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大雨过后的景象。

首先,诗人提到了岸边的大树颓败漂浮,这表明江水的暴涨使得大树无法稳固地生长在岸边。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荒凉和无助的感觉,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力量对比。

接着,诗人描绘了明朝时江水退去,阁平滩平的景象。这里的“阁平滩”意味着江水退去后,原本水面上的建筑物或阁榭现在暴露在阳光下,平静无波。这个景象给人一种平静、安宁的感觉,暗示了灾难过后的重建和希望。

然后,诗人提到村民争相剪下漂浮的大树作为柴火。这表明由于洪水的破坏,村民们不得不利用暴涨的江水冲刷而来的大树残骸来获取生活所需的燃料。这种景象凸显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和顽强生存的意志。

最后,诗人以“万事从前预料难”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这句诗暗示着灾难的发生是人们无法预料和控制的,未来的事情也同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水暴涨的大雨后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人们在困境中的努力。诗中蕴含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思考,深刻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的命运。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又吴尘、暗斑吟袖,西湖深处能浣。睛云片片平波影,飞趁棹歌声远。回首唤。仿佛记、春风共载斜阳岸。轻携分短。怅柳密藏桥,烟浓断径,隔水语音换。思量偏。前度高阳酒伴。离踪悲事何限。双峰塔露书空颖,情共暮鸦盘转。归兴懒。悄不似、留眠水国莲香畔。灯帘晕满。正蠹帙逢迎

阁下溪流阁上山,溪山正好此时看。绝怜孤负临风约,输与山僧独倚阑。

把酒簪花强自豪。花枝羞上阿翁髦。不教春色因循过,忍为虚名孟浪漂。醒复醉,莫还朝。纷纷四海正兵骚。从渠眼底桑田变,且乐床头拨瓮

日在东陆,维时上辛。笔开阳馆,恭礼尊神。苍玉辉夜,紫烟煬晨。祖宗业配,天地同烟。

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与问诸天。一尾追风抹万蹄,昆仑玄圃谓朝隮。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车胜月题。得丧秋毫久已冥,不须闻此气峥嵘。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圣主临轩亲策试,集英佳气葱葱。鸣鞘声震未央宫。卷帘龙影动,挥翰御烟浓。上第归来何事好,迎人花面争红。蓝袍香散六街风。一鞭春色里,骄损玉花。

江湖老我百无堪,懒过岫书太史谈。雨脚又连人日暗,酒肠那似少年酣。一生出处龟藏六,万事乘除狙赋三。且试半篙春水绿,南山之北北山南。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葛楠合翠盖,上有菩提坊。大江仅一线,风动云气祥。地灵生俊杰,酝酿成文章。墨池子云家,在蜀无他杨。君家好兄弟,接武游名场。我昔梦见之,青衫水仙郎。修廉贯白日,孝义感雨暘。官满喜可贺,彩衣得升堂。迟君台阁归,侍立香案傍。寄书问衰疾,老矣慰苍浪。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插花枝共动,含笑靥俱生。衫分两处色,钏响一边声。就中还妒影,恐夺可怜名。

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子细看。

祈连天幸时难再,槐里侯封命已寄。文景余波涓滴尽,延居数出欲何资。

尝闻地近胡,寒气盛中都。车马行临塞,关山见落榆。吴钩皆尚壮,章甫几为儒。寄谢西曹掾,能吟秀句无。

我有圣帝抚令君,遭暴昏椽惸寡纷。民户流散日月曛,君去来兮惠我仁,百姓苏矣见阳春。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岁寒之姿,衰发丝丝;明白之传,湛存绵绵。秋空霁而天连水远,夜色冷而河横斗旋。平买平卖兮将高就下,中规中矩兮随方逐圆。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封邑从夫贵,传家嗣子贤。初闻板舆去,忽怆寿宫迁。树隐长平外,川流濩泽前。高门馀庆在,足以慰沈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